酒作为社交场上的常客,在许多人眼中是放松与欢乐的象征。药则是我们抵御疾病、恢复健康的得力助手。然而,二者一旦并行,其产生的危害可能远超想象,它们就像隐藏在暗处的健康杀手,正悄然侵蚀着身体机能与生命活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揭开 酒药并行背后潜藏的危害吧!
酒药并行的危害
酒精对肝药酶的活性具有双相作用。具体来说,小剂量的酒精可以增加肝药酶的活性,从而加速药物的代谢,可能导致药效降低。而大剂量的酒精会竞争肝药酶的受体,抑制药物的代谢,可能导致药效增强和不良反应的增加。因此,在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防止酒精对药物的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服用哪些药时不宜饮酒?
1.服用抗痛风药别嘌醇时饮酒,会降低药物抑制尿酸生成的效果。
2.服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期间,饮酒会使药效迅速消失,降低药物治疗作用。
3.服用卡马西平时也宜避免饮酒,因为其可降低患者对药品的耐受性。
4.服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时饮酒,不仅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出血风险,而且可能影响药效、加重肝肾负担。
5.服用硝酸甘油时饮酒,会使血管过度扩张,降压作用增强,导致血压过度下降,引起头晕、乏力甚至晕厥。
6.服用抗高血压药利血平、复方利血平、复方双肼屈嗪期间饮酒,非但不降压,反而可使血压急剧升高,导致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
7.服用 部分头孢菌素时饮酒,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出现面部潮红、心慌、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为头孢类药物会抑制酒精代谢过程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醛在体内蓄积。
8.服用降糖药如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等期间饮酒,一方面酒精可能增强降糖药的作用,导致低血糖,出现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等症状,严重时可致昏迷;另一方面,长期饮酒还可能影响肝脏功能,干扰降糖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使血糖控制不稳定。
9.服用镇静催眠药如地西泮、艾司唑仑等时饮酒,酒精会增强这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昏迷等严重后果,大大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使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威胁。
所以我们建议,为了您的治疗能够顺利进行,请务必在用药期间远离酒精,同时严格遵循医嘱,按剂量、按时服药,不要因为饮酒而影响药物疗效。
供稿:周 宇
编辑:陈二超
初审:金泰宇
终审:张会珍
想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