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代枭雄,身边聚集着一大批文臣武将,文曲星闪耀,将星夺目。
在这众多的文臣武将之中,要问老蒋最器重的人是谁,可能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黄埔系。
确实,黄埔系是老蒋将星的基石,是身为校长的老蒋的骄傲。老蒋特别喜欢黄埔系的将领称自己为校长,也是这个道理。
但是,老蒋最器重也最尊重的人并非黄埔系中的人,而是一介书生陈布雷。
陈布雷在未跟随老蒋之前,被称为报界奇才,当时有“南陈北张”之说,南陈指的就是陈布雷,北张指的是天津《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可见陈布雷的影响之大。
老蒋把陈布雷弄到身边,费了不小心思。他开始相中的不是陈布雷,而是陈布雷的堂兄也是他的老师陈屺怀。陈布雷这位大哥,中过举人留过洋,为人正直。但是,陈屺怀当时年纪大了,看淡了世事,就随口说了句,找布雷去,他比我强之百倍。
这让老蒋欣喜若狂,他当时已经是北伐军总司令,风头正健。但是,他多次以私人渠道表达盼望跟陈布雷交往成为朋友。他曾经专门派邵力子从广州到上海宴请陈布雷,送给陈布雷一张戎装照片,背面写着:“赠陈布雷先生,第蒋中正。”
以当时北伐军总司令身份向尚未谋面的陈布雷称弟,实在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在邵力子等人的力劝下,陈布雷决定去拜访老蒋,这次拜访,既是陈布雷对老蒋的测试,也是老蒋对陈布雷的“御考”,可以说是双向的相互的考核。
结果是他们都通过了对方的考核。陈布雷考核的内容是老蒋对自己的态度,老蒋对陈布雷的考核是究竟文才如何。
陈布雷来到老蒋在南昌的司令部,得知消息的老蒋没有等卫兵通报,就快步走到了大门口迎接。陈布雷称他为总司令,老蒋立即说道:“总司令是军职,您不是军人,不必如此称呼。”
就是这份谦恭,决定了陈布雷的一生,他只能追随老蒋了。从南昌之后,陈布雷再也没叫过总司令,也未叫过委员长、总统、总裁,都叫蒋先生。这在老蒋的下属里,是唯一的一位。
老蒋考核陈布雷的内容,当然就是写文章了。老蒋告知陈布雷,自己想写一篇文章,题目已经有了,就叫《告黄埔同学书》。
陈布雷心领神会,微微一笑,当场研墨铺纸,提笔就写,陈布雷一边写老蒋一边读,写完了也读完了,不知道叫了多少个“好”,直接吩咐副官“立即去排印”,连修改都不要,太满意了。
而之前,老蒋也叫别人写过,都不甚满意。既然满意了,自然就是封官,让陈布雷留下来。然而,出乎老蒋意外的是,陈布雷却不同意,要求继续回上海报界,但同时也说,蒋先生只要需要,一个电话布雷立马赶到。
老蒋太意外了,当今之世,真的有不想做官的人吗?他有点半信半疑,是嫌官小了,还是真的不想当官?
事实证明,陈布雷对当官没有任何兴趣,但他愿意竭尽全力效忠老蒋,这应该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吧。
但是,老蒋何许人也,那是人中之龙啊,他懂得传统文人的喜好和软肋,最终还是把陈布雷弄到了自己身边,进了侍从室当了主任。
陈布雷还有一次当场发挥是在老蒋的专列上,是要带领一班国民党元老各路诸侯,去祭祀孙中山的。当时急需一篇演讲,目的是要各路诸侯聚集到自己麾下。陈布雷在专列上文不加点,一篇《祭告总理文》就出来了,2500多字。
老蒋读着读着,不由脱口而出:“这就是《陈情表》啊,感怀,悲痛,凝聚,都有了,大才!”
确实如老蒋所说,这篇《祭告总理文》,在祭祀现场,老蒋读着读着,失声痛哭,李宗仁、戴季陶、白崇禧、冯玉祥等人,也都哭了,一时间哭声大作。及至后半段,却又寂静一片,众人都在凝神谛听。
一篇文章,宣告老蒋成为孙中山事业的正统继承人!
就这样,陈布雷成了老蒋的御用文人,从1927年直到1948年。当蒋家王朝大厦将倾之际,陈布雷对老蒋的内战政策彻底失去了信心,当老蒋说抗战8年剿匪也可以8年时,陈布雷唯一一次顶撞了他的明主,用了四个字:一派胡言!
老蒋一时愣住了,这可是对他忠心不二誓死追随他的人啊。一愣神之后也回了四个字:书生无用!
就是这四个字,让陈布雷觉得自己已经没必要活着了,他对老蒋还是那样忠心耿耿,但他看到了前面已经没有了路,于是,他选择离开人世。
1948年8月12日晚,陈布雷开始给家人、老蒋及夫人和同事写信,写好了十几封信后,他如释重负,吞下了安眠药。
老蒋接到陈布雷死讯的电话时,都有点慌了。赶忙通知夫人,二人一起赶到陈布雷的住处,看着陈布雷的遗体,老蒋是百感交集。像陈布雷这样的人,当世罕见。
几乎从不写文章、只写日记的老蒋罕见提笔,为陈布雷写了祭文,首先写了四个字的横幅:当代完人!
然后开始写祭文:夙以文雄,玄诚黜漓,畏垒椽笔,逾百万师,多难兴国,枢府是资……
“当代完人”“夙以文雄”“逾百万师”,评价之高,从未有过。这一次,老蒋动了真情,为这位部属流下了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