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小九在家閑來無事,想看綜藝消遣時間,結果發現了一檔"寶藏"節目,它引起網友們對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症")的關注和討論。
這檔節目就是《忘不了餐廳》,演員黃渤與五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老人共同經營一家餐廳。
這些老人曾經是醫生,是教師,是維修工人……但在節目中,他們會上錯菜、找錯錢、忘記約定,甚至突然忘記自己身在何處,做出連自己都無法理解的事情。
從意氣風發的青年,到健忘、失能的老年,究竟是什麼剝奪了他們的記憶?
一、是什麼在剝奪老人的記憶?
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人癡呆,是一種大腦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對周圍的人、事、物有辨別障礙,產生多種認知問題,發病過程緩慢,但會持續惡化,不可逆。
阿爾茨海默症的真正病因尚不明確,但可能跟以下因素有關:
·腦內毒性蛋白囤積
研究指出,阿爾茨海默症會出現典型的組織病理學改變,包括腦內澱粉樣蛋白板塊沉積和神經原纖維纏結,與兩種蛋白質囤積有關:β-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
β-澱粉樣蛋白是一種毒性蛋白質,過度積累時會形成斑塊沉積,破壞神經傳遞,毒害腦細胞,大大新增癡呆風險。
而Tau蛋白一旦出現過磷酸化,就會喪失正常生物功能,形成神經原纖維纏結,毒害腦細胞,讓患者逐漸失去記憶、思維和推理能力。
·聽力喪失可能是重要風險因素
一項發表在《細胞-神經元》上的研究提出了新理論:聽力喪失可能會導致癡呆。
這項研究由英國紐卡斯爾大學醫學院Timothy D. Griffiths教授領導,多所大學的研究團隊參與。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約9%的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出現聽力喪失。Timothy教授總結多篇研究後認為,聽力喪失和阿爾茨海默症可能是相互促進的關係,並提出4種可能的理論:
1、兩者擁有共同的病理過程;
2、聽力喪失會讓患者無法接收外界聲音資訊,引起認知功能的下降;
3、為了彌補聽力喪失,大腦要消耗更多資源,减弱其他認知功能;
4、兩者都會影響大腦內側的顳葉區域。
二、出現症狀,或離老年癡呆不遠了
研究顯示,早期診斷和介入可減緩阿爾茲海默症的病程,防止大腦進一步損傷。如果家中老人有以下症狀,一定要及時求醫治療。
1、記憶减退
早期患者會出現記憶力減退,容易忘記剛說完的話,卻記得很久以前的事情。家人會誤以為是偶爾健忘的正常現象,延誤就醫,病情繼續發展到全部記憶喪失。
2、重複行為
經常重複說同一件事或反復做同一行為,也是阿爾茨海默症的症狀。例如,患者反復詢問同一件事情;說話時語言用詞貧乏空洞,說話漏字,邏輯不清,自言自語等;患者還可能在購物時多次付款,或做菜時重複放鹽等。
3、認不得路
早期患者會出現"視空間"功能受損,可能會在很熟悉的地方迷路,或住在同一個地方多年,卻找不到回家的路。
4、疑神疑鬼
患者可能出現精神障礙和行為障礙,會有幻聽、錯覺,產生無中生有的想法,例如總覺得配偶有婚外情、兒女偷自己的錢等。這些疑神疑鬼、被害妄想、被竊幻想的表現,都是阿爾茨海默症的典型症狀。
5、生活沒有動力
對原本熱愛的活動失去興趣,做事沒有動力,缺乏主動性,變得很消極被動,甚至排斥社交。
6、視覺與空間概念出現障礙
可能在閱讀上出現理解困難,無法判斷物品的距離、顏色或對比,不知道年份月份,不知道春夏秋冬,甚至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三、自測老年癡呆
想知道自己是否患上老年癡呆,除了觀察上述症狀外,還可以做一個簡單的畫鐘測試。
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會有空間感受功能和執行功能的减退,通過畫鐘測試,可以檢測老人的記憶能力、抗干擾能力、動作執行能力等。在國外,畫鐘測試已被廣泛應用於認知功能損害的篩查。
·如何進行畫鐘測試?
測試者用筆在紙上畫一個鐘,時針分針指向的時間為xx點xx分(測試中較常用的時間是11點10分或8點20分)。
畫鐘測試總分4分,測試者畫出一個封閉的圓錶盤,得1分;
錶盤上的數位位置正確(所有數位都在圓內),得1分;
12個數位在錶盤上的填寫順序正確,得1分;
分針、時針在錶盤的正確位置(包括指針是否有箭頭、分針是否比時針長等),得1分。
測試結果4分為正常,3分為基本正常或輕度癡呆,2分是中度癡呆,2分以下則是重度癡呆。
人們常把阿爾茨海默症的症狀當做正常衰老,忽略檢查和治療的必要性,導致患者病情嚴重。防治阿爾茨海默症,早期干預是關鍵,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改善患者的晚年生活。
參考資料:
[1]老年癡呆的原因終於揪出來了!出現這些情况可能就晚了,2個方法自測風險.科普中國,2021-01-14
[2]聽力下降可能是老年癡呆的重要風險因素.人民日報,2021-03-02
[3]世界老年癡呆日:老人有這七個表現,要小心了!.健康時報,2018-09-21
[4]老人可通過畫鐘錶自測患老年癡呆幾率(含方法).大河健康報,2009-04-0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