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夏季濕氣纏身,國醫大師送你3個方法,有效祛除濕毒,趕走濕氣
admin
2021-08-03 09:14:39
0

原標題:夏季濕氣纏身,國醫大師送你3個方法,有效祛除濕毒,趕走濕氣

不知您有沒有發現,今天夏天不僅格外悶熱,雨水也比往年多,而且只要雨一停,氣溫就會馬上回升。不少人感覺整天昏昏沉沉的,身體困重、食欲不佳、渾身乏力……

如果你也有上述感覺,小九告訴你——可能是體內濕氣太重了。

一、中醫:濕氣重,百病生

在我國傳統的中醫理論中,"風、寒、暑、濕、燥、火"稱為"六淫邪氣",其中又以"濕"為邪氣之首,有著"百病之源"的稱號。

體內的濕氣可與體外的邪氣"狼狽為奸",當濕氣遇到熱時,就會引發"濕熱";當濕氣遇到風時,就會引發"風濕";當濕氣遇到暑時,就會引發"暑濕";當濕氣遇到寒時,就會引發"寒濕"……

中醫認為濕氣重,百病生,只有祛除濕邪,疾病才會遠離。

二、怎麼看體內的濕氣有多重?

濕氣看不見摸不著,如果不想去中醫門診掛號把脈,我們怎樣才能知道體內濕氣重不重呢?中醫教你幾個自測管道。

1、看面容和舌苔

如果早上起來眼皮發腫,下眼袋明顯,面色晦暗,而且舌苔厚膩、舌體胖大,說明脾濕很重。尤其通過觀察舌頭的形狀,可以很明顯知道自己是否脾濕。通常在夏季,如果感覺口內黏膩,舌邊緣有明顯齒痕,說明是時候祛除濕邪了。

2、看食欲

到了飯點,感覺不餓,什麼也不想吃,或者只吃一點點就飽了,伴隨胃脹、噁心等症狀,說明是體內濕氣太重了。

在中醫五行學說中,脾對應土,土吸水,使濕氣進入體內,損傷脾胃,從而影響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此外,也有些患者的肚子很容易餓,很想吃東西,但每次只吃一點就飽了,也是脾濕的表現。

3、看精神狀態

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懶懶的,幹什麼都不想動?頭腦昏昏沉沉的,有時候還會胸悶、氣短?如果是,說明是濕氣太重了。中醫認為"脾氣一虛,肺氣先絕",脾和肺是相互影響的,脾虛時肺也會虛,從而導致肺金失養,容易勞累,不想勞動。

4、看大便

正常情况下,大便是成香蕉條狀的,軟硬適中。如果大便軟爛不成形,經常粘在馬桶上沖不下去,或者總是有大便排不盡的感覺,就是脾濕的表現。

三、國醫大師送你"祛濕方"

脾主運化,夏季炎熱潮濕,濕毒困脾,損傷脾胃,到了冬天疾病就會發作。

"我們要在夏季就把濕濁之氣阻擋在體外,從源頭上把好關,這就是中醫‘治未病’的理念"。

第三届國醫大師、河北省中醫院教授李佃貴指出,祛濕要從夏天就開始,從源頭上預防濕毒。他主張採用化濁解毒法治療脾胃病,尤其在夏天,毛孔張開,更有利於濕濁排出體外,效果翻倍。

圖源網絡

為此,李佃貴教授推薦了2個祛濕方。

祛濕方1:化濁茶

取少許藿香、佩蘭泡茶喝,藿香可以解暑止吐,佩蘭可以醒脾開胃,兩者一起用,可以達到良好的祛濕效果。如果同時伴有便秘的症狀,還可以加點决明子,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祛濕方2:祛濕粥

取適量扁豆、薏米、蓮子、綠豆熬成粥,每天喝一碗,可以祛濕健脾。

四、祛濕毒,可多嘗試2種食物

此外,日常飲食中可以多嘗試薑和薏米兩種食物,起到化解體內濕氣的效果。

·薑

中醫認為,體內濕氣的運化,要依靠脾來進行,恰巧薑可以解錶化濕。食用的時候,應將薑洗乾淨,帶皮切片,放入滾水中幾分鐘,飲用薑水即可,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點紅糖調味。在平時做菜時,也可以加一些薑片,降低寒性,减少內濕的形成。

·薏米

在中醫看來,肥胖、水腫都與體內有濕有關。薏米在中藥裏稱為"薏苡仁",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薏米"久服輕身益氣",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加上具有同樣作用的紅豆,熬成紅豆薏米粥,可以祛濕、利水、消腫,對於年紀較大的肥胖人群來說,效果尤佳。

夏天到了,不少人喜歡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裏,經常喝冷飲,這樣容易加重體濕。除了掌握祛濕方之外,我們平時還要調理飲食,不長時間吹空調,少吃生冷食物等,你學會了嗎?

參考資料:

[1]怎麼用薑除體內濕氣.生命時報.2017-02-23

[2]三伏天是調理脾胃病好時機!國醫大師推薦兩個祛濕方.健康時報.2019-07-28

[3]陳曉琨,金小.薏米炒一炒,健脾更加好[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1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香飘飘奶茶珍珠保质期内发霉变绿...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她在饮用香飘飘原叶现泡奶茶时,发现黑珍珠产品在保质期内出现发霉,引发对品牌品控的...
宴客必备硬菜:手把手教你做鲍鱼... 鲍鱼红烧肉是将家常红烧肉与鲜美的鲍鱼结合的经典硬菜,猪肉炖得酥烂不腻、入口即化,鲍鱼吸满肉汁后Q弹入...
吕文扬是杯中之舞:与澳大利亚调... 灯光如瀑,倾泻在墨尔本国际调酒大赛的舞台上。吕文扬站在操作台前,指尖轻触冰冷的金属调酒器,目光沉静如...
时令饮品上新 “鲜剥石榴系列”... 随着秋季来临,国内各大新茶饮品牌也开始推出秋天主题的时令新品。北京青年报记者9月10日了解到,茶百道...
2025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 9月9日,2025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太原召开。 2025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
晋酒醇香溢青城,中蒙博览会山西... 你知道吗?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中蒙博览会上,山西酒类成了最抢手的‘香饽饽’。8月25日,第五届中国—蒙...
上桌就被抢空!肉末金针菇鸡蛋,... 谁懂啊!挖到一道“零失败还巨下饭”的家常菜——肉末金针菇鸡蛋,每次端上桌,米饭都要多煮两碗!软嫩的金...
原创 当... 今天翻手机屏幕使用时间,突然弹出条提醒:「您昨日解锁屏幕127次,平均每7分钟一次。」冷不丁被这数据...
四川人自己的美食榜单!“金宫杯... 9月6日,由四川金宫川派味业独家冠名的“金宫杯”中国味道·川派特色美食榜(绵阳站)总评审工作交流会议...
解锁江西家常新美味!椒盐杏鲍菇... 江西家常菜中有一道颇受欢迎的小菜,便是椒盐杏鲍菇。这道菜外酥里嫩,咸香中带着微微的辣意,是不少人下饭...
煮泡面时,放弃所有调料包,自家... “深夜十一点,肚子比闹钟还准时。”这是我跟泡面之间的暗号。撕开袋子那一刻,塑料味混着油炸香,像两个老...
爆汁茄汁炸蛋:外酥里嫩裹浓汁,... 茄汁炸蛋是一道兼具颜值与口感的家常硬菜,金黄酥脆的炸蛋裹满酸甜浓郁的茄汁,咬一口外韧里嫩、汁水四溢,...
月饼市场迎“大年”,茶味、低糖...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郝楠楠 实习生 刘程 文图】中秋节的月饼提前“圆”。虽然距离过节还有一段时间,但...
广东话梅渍双脆,夏日解腻增食欲... 广东话梅渍双脆是一道家常风味小菜,以黄瓜和藕片为主要食材,搭配话梅的酸甜滋味,制作简单,口感清爽开胃...
原创 滋... 胡萝卜猪肝粥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家常粥品,尤其适合需要补充维生素A和铁质的人群,如儿童、视力易疲劳者。 ...
咥一碗臊子面,读懂千年关中——... “薄如蝉翼,劲若游丝;煎汤酸辣,汪油浮金。”在陕西关中,无论是新婚大喜、寿星满座,还是游子归乡、亲朋...
广东香煎龙利鱼柳:龙利鱼遇上香... 广东香煎龙利鱼柳是一道家常菜肴,做法简单且风味独特,深受许多家庭的喜爱。龙利鱼本身肉质细嫩、味道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