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这地方,物产丰富,本地的美食特色也十分鲜明。这里自古出产茶叶,万源人都喜欢研究茶焗美食这种独特的烹饪方法,有好些窍门便成了祖传手艺,一代一代传下来了。其中,有一道纯手工制作的茶焗非遗美食,很受欢迎。
万源融媒记者 杨舒娇:嘿,今天我带大家来到万源市官渡镇官渡社区,探寻藏在这儿的一道神秘非遗美食,到底是啥子美食呢?跟我走就对了。
万源融媒记者 杨舒娇:你好,你是不是我要找的非遗传承人高师傅?
非遗美食茶焗心肝非遗传承人 高文彩:就是,是我。
万源融媒记者 杨舒娇:今天你要带我做什么样的非遗美食?
非遗美食茶焗心肝非遗传承人 高文彩:就是茶焗蛋黄猪肝。
万源融媒记者 杨舒娇:哦,那你带我体验一下嘛。
非遗美食茶焗心肝非遗传承人 高文彩:要得嘛,走嘛。
准备好食材之后,高师傅就开始制作了。
先改刀,把颈膜去掉。
改完刀,高师傅马不停蹄就开始制作中最关键的一步——打洞,为后头灌蛋黄做准备。打洞看起简单,实际上这可是整个过程的重中之重。洞一定要打在正中间,稍微偏了那么一丁点儿,后头灌蛋黄就要遭起,这一步最是考验老师傅的手艺。
非遗美食茶焗心肝非遗传承人 高文彩:最麻烦的是没有办法工业代替。打洞我们研究了很久,每个猪肝的大小、形状、厚薄都不一样,没办法用机器改进。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这项非遗技艺,高师傅已经熟练掌握。打洞后的猪肝,高师傅要第一间进行冲洗。
万源融媒记者 杨舒娇:高师傅这个洗猪肝有没有什么讲究?
非遗美食茶焗心肝非遗传承人 高文彩:就是需要时间,一定把血水冲干净。
经过反复地洗净,高师傅开始了下一道工序。
非遗美食茶焗心肝非遗传承人 高文彩:小杨这是最好玩的一步,对你们来说,灌蛋黄,这是咸鸭蛋。
万源融媒记者 杨舒娇:这是咸鸭蛋。
非遗美食茶焗心肝非遗传承人 高文彩:不是鸡蛋。
万源融媒记者 杨舒娇:看起好大。反正就是往里面推一点。
非遗美食茶焗心肝非遗传承人 高文彩:对对对,三个就够了。
万源融媒记者 杨舒娇:三个就差不多了。
茶焗心肝这道菜,每一步都相当关键,莫看起简单,里头的门道可多咯。就说要让蛋黄稳起,不得挪位置,高师傅用古法给猪肝做起了“缝合手术”。缝好之后,高师傅又想法子去掉这些腥味,弄巴适了才开始炒。高师傅先把茶叶、盐巴、草本香料一样样放进锅里,再把猪肝放进去,用小火慢慢煨上四个小时。
万源融媒记者 杨舒娇:必须“巴到底底”铲,怕把肝整烂了,哎呀,好重,还是你来高师傅,这需要点儿技术。
慢工出细活,茶叶的香气和肉的油脂完美融合,味道不摆了!经过高师傅的一顿操作,茶焗心肝制作完成了。经典原味,茶香醇厚得很,吃起猪肝回香,猪心弹韧;咸蛋黄味,金沙裹肉,咸鲜绵密,把创新和传统撞出了火花。
小杨,辛苦了半天了。你尝一下我们这个咸蛋黄盐焗猪肝什么味道。
万源融媒记者 杨舒娇:好,尝一下。很好吃,这个猪肝和蛋黄搭配感觉很奇妙。今天经过我们繁琐的制作过程,真的不愧成为百年的非遗美食,真的太好吃了。
高师傅搞茶焗心肝的制作都有八年,就因为对传统美食执着得很,一天到黑都在摸索咋个改进。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做出来的东西硬是巴适得板,拿到了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类的认证,高师傅当第三代非遗传承人那是实至名归。为了让更多人吃到这个地道的美味,高师傅紧跟时代步伐,下一步将扩大规模,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让茶焗心肝冲出万源,端上全国各地老百姓的饭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