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天丛”何以飘香“出圈”
创始人
2025-05-21 20:02:57
0

“高山云雾出好茶。”在重庆市万州区广袤的田野上,满目葱绿的茶树不仅仅是一种作物,更是承载着无数人梦想与期盼的致富密码。

重庆市万州区位于茶叶产业的黄金地带,如何做强做大茶叶产业?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把品牌打造作为推动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三峡天丛”茶叶公共品牌,加强“三峡天丛”品牌营销。举办万州区“三峡天丛”茶叶公用品牌推介会、“三峡天丛”针形绿茶手工制茶技能比拼、茶叶行业职工技能邀请赛等活动;打造“三峡天丛”茗茶旗舰店,集线上线下展销、沉浸式体验、茶文化科普及品牌宣传于一体,持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全区高山生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三峡天丛”的茶香飘得更远。

天赐地孕,黄金产茶带的自然馈赠

唐代茶学家、茶文化奠基人陆羽所著《茶经》,开篇就有“巴江峡川”出好茶的内容。

工人正在采茶(三峡融媒体中心供图)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重庆市万州区,在区位上地处北纬30°的,为国家茶叶产业体系重点示范区、重庆市产茶重点区和渝东北生态有机茶区域中心,发展茶叶产业具有区位、气候和生态等诸多优势,种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良;气候上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均达到适宜茶树生长的优质条件;生态上积极开展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为茶叶的优良品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孙家镇有茶园5000余亩,在该镇兰草村茶园,只见一垄垄茶树随着起伏的山势往远处铺展开去,景象蔚为壮观。前不久,万达开及渝东北片区茶叶行业职工技能邀请赛在这里举行。

采茶参赛队员双手齐下、左右开弓,手指在茶芽间灵动跳跃,将一芽一叶的嫩芽轻巧采入茶篼,动作如行云流水;另一边制茶比赛现场,师傅们进行着杀青、揉捻、翻炒、干燥等工序,环环相扣,一丝不苟,将工匠精神完美体现出来,促进同行交流学习,共同做大茶叶产业。来自城口县的参赛选手冉桃春表示:“通过此次职工技能大赛,大家相互切磋,展现工作风采,同时也了解学习到了茶旅融合的发展新路径,感觉自己收获不少。”

一同劳作的采茶工人(三峡融媒体中心供图)

有了发展茶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重庆市万州区还聚力推动科技赋能,将物联网、遥感技术、区块链、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与茶叶产业相结合,在太安镇和长岭镇建立了茶园智慧生产管理技术示范基地,将绿色生态、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贯穿于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各个环节,聚力提升茶叶产业发展质量。

位于太安镇的重庆玖凤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茶叶出口企业,这家企业多年前就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在自家的茶园中主动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增量替代等技术,获得了相关国家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现在又在建设茶园智慧生产管理技术示范基地,持续推动万州茶叶“走出去”。

柱山乡葵花村一组九岭茶山,片片翠绿映入眼帘,茶香悠悠,沁人心脾,构成一幅生动的春日采茶图。不远处的茶叶加工厂内机器轰鸣,鲜叶被送往这里进行加工,制茶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对鲜叶进行杀青、做形、干燥等工序,整个厂房内茶香四溢。

柱山乡葵花村2组村民廖华美,将家里的五亩地流转给了茶园,自己在家门口当起了工人,“茶园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种出来的茶叶品质更高,我们既有土地流转费用,又有务工工资,对收入感到满意”。

检测人员质检茶叶(三峡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公司的茶经检测已全部符合欧盟标准。”重庆硕伦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渝介绍说:“接下来,我将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打造茶旅一体化项目,为更多茶农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据悉,截至目前,全区茶园种植面积达6.6万亩,加工企业20多家,全区春茶产量达2200吨,全年毛茶产量将达到4000吨。茶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品牌破局,抱团发展共促实力出圈

品牌是市场经济中的“王牌”。以前,重庆市万州区虽然有10多家登记在册的茶叶加工企业,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牌子,少则一两个,多的四五个,却没有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如何打造品牌?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品牌才能帮助优质的万州茶叶实现更大发展?一时间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抱团发展,打造属于自己的茶叶公用品牌!重庆市万州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整合优质茶叶产业资源,经过精心策划,着力打造“三峡天丛”茶叶公用品牌,持续擦亮茶叶金字招牌,万州茶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由此走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峡天丛”茶叶品牌(三峡融媒体中心)

在品牌打造中,重庆市万州区注重挖掘三峡茶史,实现文化赋能。“三峡天丛”茶叶公用品牌标志中的“天”字,表示巴山峡川中的茶树天生天养,土生土长;“丛”字,表示巴山峡川中的茶树自然拼配营养多,口感醇厚香气好;主体图形为三片针形茶叶,代表绿茶、红茶和花茶;图形上半部分是山,下半部分是水,体现大山大水大三峡,是万州最典型的地貌,意味着独一无二的地貌孕育出独一无二的好茶;图形如“W”代表万州,如山水相依,一条长江三峡,孕育万物生长;三片茶叶呈“丛”字状,紧贴“三峡天丛”的品牌名称。

据悉,“三峡天丛”茶叶公用品牌已广泛运用在品牌授权、产品包装、宣传推广和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授权重庆市万州辖区内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合法经营主体使用“三峡天丛”品牌标志,所有使用“三峡天丛”品牌的产品,其包装上都显著标注该品牌的标志,以区分其他品牌,确保消费者能够轻松识别。

重庆市万州区还打造了“三峡天丛”茗茶旗舰店,对外展示展销绿茶、红茶、茉莉花茶等地方茗茶产品。旗舰店集线下展示展销中心、沉浸式体验中心、茶文化科普及品牌宣传于一体,不仅为广大消费者带来全品类茶叶的新享受,也对当地茶叶行业的发展格局及消费理念升级产生深远影响。

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扩大“三峡天丛”茶叶公用品牌的影响力。前不久,2025年万州区“三峡天丛”茶叶公用品牌推介暨万达开渝东北片区茶叶行业职工技能邀请赛在万州会展广场举行,以茶为媒促进产业与文化交融。

负责人正在讲解不同类型的茶叶(三峡融媒体中心)

活动由重庆市万州区茶叶协会主办,重庆市万州区经济作物发展中心协办,吸引了重庆市万州、开州、云阳、城口、奉节、巫山、巫溪等渝东北片区及四川省达州市的行业领导、专家、企业代表纷至沓来,共赴这场茶香之约,探寻茶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机遇。以茶为纽带的盛会,不仅让“三峡天丛”品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也为川渝茶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目前,重庆市万州区基本形成了一个公用品牌“三峡天丛”、三大生态茶区“长江生态屏障茶区”“铁锋山生态茶区”“七曜山富硒茶区”、三类优质产品“针型绿茶”“改进型工夫红茶”“茉莉花茶”的产业格局。

产业融合,延链增效激活发展动能

重庆市万州区充分利用丘陵山地茶园,凭借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无污染的资源,发展绿色有机茶园,抓好夏茶秋茶出口,做好茶产业、发展茶文化、打响茶品牌,把茶叶产业打造成特色优势产业、绿色生态产业和要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努力实现产业升级与链条延伸,助推乡村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自从有了‘三峡天丛’茶叶公用品牌,又上线了‘三峡天丛’茶叶旗舰店,我们的茶叶在电商平台很受欢迎,销量很好。”近日,在龙驹镇龙溪村茶叶产业园里,负责人向友春和工人们忙着将盒装茶叶打包发送给消费者,包装盒上“三峡天丛”标签十分醒目。

龙溪村茶叶产业园有茶叶2000亩,建起了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加工厂房,建有红茶、绿茶生产线。机器高效运转,工人穿梭其中,对茶叶进行摊凉、杀青、揉捻、理条、烘干、精制……嫩绿的茶叶经过一道道工序,变成了香气扑鼻的干茶。因茶叶特色种植加工,龙溪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太安镇凤凰茶乡积极助推“三峡天丛”公用品牌打造,进一步做优茶原料基地、茶加工基地、茶旅游基地,全面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创建凤凰花果山4A级景区,开发营销花果基地—梯田湿地公园—油菜花观光—高山有机茶园等特色农旅线路,推出茶韵、星光等太安民宿产品,开展采茶节、旅游节、摸鱼节等节会营销活动,打造智慧旅游,游客数量逐年增加,加快建成三峡乡村旅游首选目的地,走出了一条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新路子。

长岭镇青石社云栖茶山,千亩茶园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稳稳支柱。基地负责人夏吉安介绍说:“我们生产的‘三峡天丛’玉毫秀芽荣获‘中茶杯’国际鼎承茶王赛特别金奖。”

茶山变成“金山”,今后还要变景区,长岭镇将青石茶产业茶文化作为全镇农商旅融合发展格局中的重点之一,通过打造以云栖茶山高山生态茶园为核心和以生态景观观赏和休闲旅游度假及茶文化探寻为主题的茶语小镇,发展集茶叶基地、加工、体验、休闲、观光、购物、文化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不断加大旅游产品及服务供给,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新乡镇龙泉村引进业主发展茶叶产业,有成熟的生产基地、管理团队,销售网络,还有专业的技术中心和化验室,“三峡天丛”涌湖绿茶制作技艺被列为万州区非物质遗产名录。寒山春晓·茶山里民宿就藏在茶园秘境里,集茶山徒步、茶文化学习与地道美食于一体,吸引了无数爱茶人来到这里打卡体验。采茶、制茶、茶道表演、茶山书法秀……茶香氤氲、以茶会友,寂静的茶山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种“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的转型,正是重庆市万州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缩影。在未来,随着“三峡天丛”品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重庆市万州区茶产业必将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结出累累硕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茶香飘满川渝大地,飘向更远的地方。

万州茶叶,香飘万里。万州打造“三峡天丛”茶叶公用品牌的实践,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供了新范式。

从养在深闺的“山野之味”到香飘世界的“三峡名片”,“三峡天丛”茶叶品牌的崛起,印证了农业品牌化需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与科技支撑的三角闭环。

重庆市万州区以区域生态特质和科技赋能,不断提升茶叶产业品质,破解同质化困局;将农产品嫁接到本地特色文化IP,用文化叙事创造情感溢价;以区域协同机制保障产业动能,向上游延伸精深加工链,向下游拓展茶旅融合业态,促进“三峡天丛”奋力“出圈”。

让每一片茶叶都讲好万州故事,相信随着“三峡天丛”这个年轻的茶叶公用品牌的持续打造,一定能书写出万州农业品牌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夏荣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米其林餐厅平替!在家复刻黑松露... 当我们在米其林餐厅品尝黑松露鹅肝时,那丝滑浓郁的口感与独特的香气交织,仿佛一场舌尖上的华尔兹。如今,...
新疆喀什烤包子:外皮酥脆的烤包... 新疆喀什烤包子堪称西域美食的璀璨明珠,它以酥脆外皮与鲜香内馅的完美结合,俘获无数食客味蕾。本文将从历...
内蒙古奶豆腐:奶香浓郁口感独特... 内蒙古奶豆腐,是草原人民智慧与自然馈赠的结晶,承载着浓郁的民族风情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它以其浓郁醇厚的...
内蒙古手抓羊肉:肉质鲜嫩无膻味... 内蒙古手抓羊肉,是草原上极具代表性的美食,以 “肉质鲜嫩无膻味,大口吃肉超过瘾” 闻名遐迩。它承载着...
黑龙江锅包肉:金黄酥脆酸甜味,... 在东北美食的璀璨星河中,黑龙江锅包肉无疑是最为耀眼的那颗星,堪称东北人心中的 “yyds”。这道金黄...
河南胡辣汤:麻辣鲜香够劲儿,早... 清晨的河南街头,雾气还未散尽,浓郁的香气便从街边小店飘出,勾得行人脚步不自觉地迈向热气腾腾的胡辣汤摊...
湖北武汉三鲜豆皮:外酥内软料丰... 湖北武汉三鲜豆皮,堪称武汉早餐的灵魂所在。它以独特的外酥内软口感、丰富多样的馅料,俘获了无数食客的心...
青海酿皮:爽滑劲道调料香,夏天... 在青海的大街小巷,总有一缕缕独特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牵引着人们的脚步。这香气的源头,便是青海酿皮。作...
小满到,入夏换季菜:6道鸡蛋吃... 转眼就到了小满,家里的老老少少都觉得天气变得闷热了些,晾晒的衣服干得比较快,孩子白天活动量也明显增多...
许昌美食魅力无限?烩面水煎包等... 许昌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各种美食独具一格,承载着丰富的地域特色。比如许昌烩面、许昌热豆腐等众多美食,...
原创 又... 小时候的街头胡辣汤摊贩 前几天去漯河出差,又喝了碗当地特产北舞渡胡辣汤,墙上的胡辣汤简介,上面有个图...
江西南昌拌粉:爽滑劲道调料香,... 清晨的南昌街头,烟火气随着米粉店的蒸笼升腾而起。一碗碗晶莹剔透的拌粉,浇上秘制调料,再撒上葱花、花生...
原创 夏... 导语:夏天,吃韭菜白菜不如吃它,全身是宝,鲜嫩营养,蒸包子吃真香!农村遍地是,不懂吃真可惜~ 大家好...
葱烧海参简单最佳做法,只需掌握... 葱烧海参简单最佳做法,只需掌握3个核心环节,软糯鲜香葱香醇厚 葱烧海参作为鲁菜经典名肴,以其醇厚的...
吉林延边冷面:清凉爽口面弹牙,... 盛夏的午后,烈日炙烤着大地,连风都裹挟着热浪。此时,一碗冒着冷气的吉林延边冷面端上桌,光是看着晶莹剔...
干锅花菜:5分钟搞定川菜馆同款... 谁说花菜只能清炒?这样做比肉还香!焦香的花菜裹着红亮的辣油,咬一口先是脆嫩的口感,然后是麻辣鲜香在嘴...
荆州早酒文化大揭秘!独特美味与... 荆州的食物文化丰富多彩,它汇聚了当地的历史底蕴、地理风貌和人文精神。这里不仅有别具一格的美味佳肴,还...
滨州锅子饼凭啥成为外地游客必尝... 滨州的美食别具一格,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间风情。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和风味。现在,就...
三十年磨一“味”:周黑鸭凭什么...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李茉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1995年,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