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早餐市场的版图上,眉州东坡的名字愈发耀眼。从1999年开启早餐售卖之路,到2009年成为“北京市早餐示范工程”,再到如今早餐业务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业务,眉州东坡用二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场令人瞩目的蜕变,生动诠释了餐饮民营企业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1999年,眉州东坡瞄准早餐市场空白,开启早餐业务,为京城百姓带来便捷的餐饮选择,迈出了便民服务的第一步。2009年,其早餐项目被纳入“北京市早餐示范工程”,这不仅是对眉州东坡早餐品质的认可,更赋予了其推动行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自此,眉州东坡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开启了早餐业务的更新迭代。
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据了解,北京朝阳是民营企业大区,截至目前,朝阳区民营企业数量达30万家,占全区市场主体约九成,总数位居全市第一。也正是眉州东坡等鲜活的案例,不断创新奋进,促进了民营经济增长。
在发展过程中,眉州东坡始终将消费者需求放在首位,持续进行迭代更新。2018年,自选早餐的推出是一次重要突破,让堂食和外卖变得更加便捷,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多样化的用餐需求,也为早餐业务的发展注入新动力。近年来,面对市场变化,眉州东坡积极调整售卖策略,将颇受欢迎的现炸芝麻大油条改为半份售卖,尽管平均客单价有所下滑,却换来了客流量近乎翻倍的增长,以薄利多销的方式赢得了更广阔的市场。
在充分享受政策扶持带来的红利之际,眉州东坡始终积极坚持产品创新。从强调“卫生是基础,服务是寿命”,到规范整体流程避免高峰用餐拥挤,再到上新半份早餐和新式餐品,每一次改变都紧扣消费者需求。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推出咖啡和可颂面包;考虑到不同消费者的食量差异,推出半份现炸双糖糖油饼等半份早餐。其中,看似普通的煎饼,背后也藏着眉州东坡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挖掘与积极回应。起初,应顾客需求,只有10家门店尝试售卖煎饼,没想到市场反响热烈,眉州东坡迅速统一标准,在全门店上线。为了让煎饼品质更优,从面糊的配比、摊制的手法,到火候的把控,都进行了严格的标准化调整。还根据消费者反馈,对煎饼的食材进行改良,将生菜切丝,加入紫甘蓝丝和午餐肉,既提升了食用的便利性,又丰富了营养。
如今,眉州东坡在北京共经营22家早餐门店,朝阳区占比一半,早餐营业额在整体的占比达到25%左右,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业务。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其对品质的坚守、对创新的执着,更离不开其始终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同时,眉州东坡的蓬勃发展自然离不开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引导。在朝阳区积极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支持下,眉州东坡作为餐饮行业的领军企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政府的扶持与关怀。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朝阳区通过发放消费券和数字人民币红包等方式,积极刺激消费、促进生产端回暖。以眉州东坡为例,品牌在新建连锁经营门店和老店改造方面,得到了朝阳区政府和商务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作为餐饮民营企业,眉州东坡在早餐业务的发展历程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它不惧挑战,主动求变,通过持续的迭代升级,为北京早餐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选择。据了解,至2025年,眉州早餐6.0眉州早餐生态全面落地,形成覆盖南北风味、融合传统与创新的产品矩阵,未来将持续迭代成为京城早餐的温度落脚点。
北京商报记者 郭缤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