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张鼎峰
端午节,怎能少了粽子呢!
粽叶青翠欲滴,糯米莹白软糯,轻咬一口,黏糯弹牙的口感在舌尖绽放,令人回味无穷。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粽子的馅料得到不断丰富,不再是单一的糯米,多了肉类、咸蛋黄、豆沙、蜜枣等选择,给味蕾增又多添了一份喜悦。
湖南各地粽子用料不同,口味不一,诞生了不少特色粽子。在茶陵祖庵家菜负责人朱黎鸣看来,祖庵奥肉粽子回味悠长,是“有文化”的粽子,值得细细品味。
祖庵奥肉粽子
什么是祖庵?什么又是奥肉?朱黎鸣说起了它的来历。
民国时期的茶陵人谭延闿,字祖庵,他不仅“好吃”而且精擅食法,祖庵湘菜就是由谭延闿及其家厨所创立,并且成为了湘菜中的重要流派。
奥肉,原名熬肉,取茶陵老冬酒与上好的五花肉长时间熬制而成。谭延闿有次回乡省亲,吃了熬肉大为赞赏,经他指点改良后,熬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乡亲们便把熬肉称作祖庵奥肉,如今成为了一道招牌菜。2021年,祖庵家菜烹饪技艺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来又有人把奥肉裹在糯米里,做成了奥肉粽子。”朱黎鸣说,奥肉粽子用红豆、大豆、小米与奥肉配合,包在经过碱水浸泡的糯米中,再来两小时的蒸煮,糯米、粽叶和奥肉的香气就将被激发到极致,肉香四溢。
祖庵奥肉粽子
切奥肉、洗粽叶、泡糯米……临近端午节,朱黎鸣店里越来越忙了。41岁的朱黎鸣在旅游行业干了15年,对于行业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思考。“旅游涉及吃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体验,于是我便想到了从事餐饮业。”
粽子不仅是端午时节的必备食品,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朱黎鸣认为,在餐饮店发展的过程中,好的产品可以带动品牌文化的输送,也可以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为此,朱黎鸣不仅把祖庵家菜的烹饪技艺传承了下来,也在加大力度推广祖庵奥肉粽子。
朱黎鸣介绍祖庵奥肉粽子的情况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在坚守传统裹粽技艺的同时,我们也在尝试与年轻世代对话。”朱黎鸣透露,今后将围绕外观设计、口味研发、健康养身等维度进行迭代升级,努力与年轻人喜爱的文化符号结合,推出文创周边产品,让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