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一听到“油”就皱眉,其实真正帮心脏、血管干活的,是菜籽油、橄榄油、深海鱼里那一类不饱和脂肪酸。它们能稳胆固醇、降炎症、保护大脑。
不过,南方医科大学登在Nutrients的新研究给我们提了个醒:同样的“好油”,晚上吃与早上吃,差别可能是一条寿命线。
晚上补油,死亡风险低一截
该研究跟踪上万人饮食习惯后发现:若把一天中 10% 的不饱和脂肪酸挪到晚餐,全因死亡率能再降 16%~28%。原因在于夜里胰岛素相对敏感,脂肪酸更易进入代谢正轨;清晨交感神经兴奋,血脂先升后降,反而给血管添堵。所以,50 岁以后想护心,早饭别油花齐放,晚饭适量补“好油”更合适。
晚餐 6 选 2,简单补足好脂
深海鱼(黄花鱼、鲭鱼)一手掌大小,炖或烤都行;
原味坚果抓一小把,别超过 25 克;
一杯无糖豆浆或半块嫩豆腐;
西红柿、洋葱、海带、胡萝卜换着炒;
一匙亚麻籽油凉拌菜;
火锅蘸料里加半勺芝麻酱即可解馋。
要提醒的是,芝麻酱 100 克热量 700 多大卡,吃到“香而不腻”即可打住。
厨房换油三步走
少用饱和油:猪油、椰子油只偶尔提味;
常备单不饱和油:菜籽、橄榄、茶籽油耐炒又护心;
轮换多不饱和油:大豆、玉米、葵花籽、亚麻籽油凉拌或低温烹调。
家里只留一桶油?首推菜籽油——ω-3 与 ω-6 比例最接近理想值,价格也亲民。
两个老友常问的小知识
Q1:早上吃鸡蛋算不算“油”?
鸡蛋里的脂肪约 5 克/枚,多为不饱和脂肪酸,配燕麦、杂粮同吃,问题不大;关键是别空腹煎蛋再配油条。
Q2:晚上喝牛奶会长胖吗?
200 毫升脱脂或低脂牛奶脂肪不到 3 克,可放心当“睡前暖杯”,既补钙又助眠。
记住“3 控 1 动”
控总油:每日烹调用油 25 克左右;
控顺序:晚餐先吃蔬菜再碰主食,油脂吸收更平稳;
控情绪:暴躁紧张时别急着吃高脂食物,容易消化不良;
动一动:饭后散步 20 分钟,帮好油转换成“好胆固醇”。
总结一句话:早晨轻油醒脑,夜晚好油润脉。把这篇文章转给家里的长辈朋友,今晚就从一条清蒸黄花鱼、半勺亚麻籽油开始,让我们的血管提前“做保养”。愿你我都有一颗“晚油”护航的年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