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餐饮新地图:小众菜系、网红打卡与社交暗号
创始人
2025-07-01 00:42:53
0

Z世代吃饭这件事,正在被他们玩出新花样!

“这家酸汤鱼的队排到马路牙子了,快俩钟头!不过值了,朋友圈一发,点赞蹭蹭的,留言全是问地址的。”刚发完朋友圈的安琪(96年,市场策划)还没顾上吃,又在小红书上刷到一家打着“废墟风”旗号的云南小馆子,默默点了收藏。环顾四周,邻桌一群学生模样的客人,菜刚上了两道,手机已经对着盘子、桌面、甚至墙角一通“扫射”。“楼梯间光线绝了!等会咱们去那拍几张?”服务生小王熟络地递上一个便携补光灯,“我帮你们调下角度?”

这届年轻人的“吃”,Z世代,指1995-2010年出生人群)吃饭,路子越来越“野”。远不止填饱肚子那么简单。 父母辈“吃饱吃好”的老观念,正在被一种融合了打卡、社交、自我表达甚至文化探索的复杂需求所颠覆。对于餐饮人来说,解读这群“胃口”刁钻却蕴藏巨大能量的消费者,是眼下的关键课题。

一、小众菜系“上位”:舌尖上的冒险与身份标识

Z世代对于“吃”的好奇心堪称旺盛。连锁快餐提供的“安全区口味”已不能满足他们,那些带着强烈地域棱角、独特风味冲击和文化陌生感的小众地方菜成了新宠。

1、现象有多“出圈”?

(1)云贵川风潮难挡

贵州的酸汤鱼/牛肉,那独特的酸辣带着发酵的香气;云南的傣味烧烤、菌子火锅,充满了山野的野性和自然气息;川渝的自贡仔姜蛙、乐山跷脚牛肉,香料组合大胆刺激……这股风不仅席卷一线城市,连小县城都开始冒出新店。某头部生活平台数据显示,近一年“云贵菜”的搜索热度飙升了数倍。

(2)北方菜系的“爽直”吸引力

东北铁锅炖那份围坐共享的热乎劲儿和实在分量,延边烧烤浓郁的烟火气,西北手抓羊肉配裤带面带来的纯粹碳水满足……靠“真材实料、性价比高”的亲民路线成功圈粉。

(3)异域小馆也有拥趸

不仅是东南亚的粉面,一些更冷门的餐厅,如专做中东鹰嘴豆泥蘸酱、埃塞俄比亚“英吉拉”(一种带酸味的薄饼),只要口味足够地道新奇,也能在小范围内形成口碑传播。

2、驱动力:不仅是味蕾

(1)“我知道,我来过”

找到一家需要懂得“折耳根能不能接受”、“木姜子是什么味道”的小店,向朋友“安利”或在小红书上分享攻略,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和品味的彰显。 “发现宝藏小店”的快感,不亚于味蕾的满足。

(2)体验感打包带走

年轻人购买的往往不仅是一道菜。店里的民族风装潢、播放的背景音乐(也许是当地民谣)、服务员的乡音、食材的来源故事,甚至餐具的独特造型,都构成了一顿“沉浸式文化体验”的套餐。安琪笑言:“吃完一顿好的云南菜,感觉灵魂都跑去雨林里溜达了一圈。”

(3)抵抗“工业味道”?

越来越多人对千篇一律、缺乏灵魂的预制菜表示腻味。他们开始欣赏那些需要时间慢煨、手工揉捏、独特发酵或复杂香料调配出的风味层次,追求那口现场镬气腾腾的“锅气”。 小众菜背后,常常蕴含着难以复制的传统手艺。

(一厢情愿的) 健康滤镜? 确实有一部分年轻人,给云贵菜的酸辣(觉得清爽解腻)或西北菜以牛羊肉为主的食材搭配,赋予了“相对健康”的光环(尽管配上大油大碳水可能事与愿违),这也成为选择的小小推手。

二、拍照打卡:餐桌上的“第二现场”

对很多Z世代而言,吃饭的仪式感很大一部分在于记录和分享。“能不能出片?有没有值得拍的地方?”往往是选择餐厅时的重要(有时甚至是首要)考量。

1、餐厅变成“摄影棚”?

(1)环境内卷无止境

“门头好看吗?”、“装修有没有独特的调性(露营氛围?复古格调?还是赛博中国风?)”、“灯光是否友好自拍(尤其是那该死的顶光!)”、“餐具和摆盘够不够精致上相?”……甚至洗手间都可能成为打卡点。环境不出片?很多年轻人会直接划掉选项。

(2)“饭”有时只是配角

有草坪和帐篷的“城市露营”餐厅、带独立自习区域的“学霸”主题店、能边吃边撸猫狗的咖啡馆、结合剧本杀的沉浸式餐厅…… 年轻人来这儿,“吃”可能只是目的之一,体验新奇的场景和氛围才是核心驱动力。

(3)仪式感和“氛围组”

除了基础的补光灯(越来越普遍),定制化的杯套、设计成书签的精美菜单、留言墙、带有“烟雾”或“火焰”特效的招牌菜上菜方式……这些都在刻意营造“可传播、可记忆的瞬间”,为朋友圈或短视频提供绝佳素材。

2、背后是什么逻辑?

(1)“我在场,我存在”

在社交媒体晒出精心拍摄的打卡照和视频,收获点赞和评论,是Z世代确认自己“跟上了潮流”、“参与了某种生活方式”的重要方式。一顿饭的记录,宣告着自己的审美品味和生活状态。

(2)种草-拔草-再种草的循环

小红书、抖音、B站构成了他们的“觅食指南”。被自己喜欢的博主“种草”,兴冲冲去“拔草”体验,再将自己的评价、照片、攻略上传,形成新一轮的“种草”。餐厅在这里成为内容生态链条上的关键一环。

(3)“时间管理大师”的修炼

一顿饭的时间,要满足口腹之欲、拍出好看的照片/视频、获得社交互动、体验新乐趣…… 对时间效率的追求,要求一次用餐体验尽可能“包罗万象”。

三、吃饭?更是“在一起”的理由

Z世代是社交网络的“原住民”。餐厅作为线下空间,自然成为他们维系情感、结交同好、进行真实互动的重要场所。“吃什么”可能排在“和谁一起”以及“在什么环境下”之后。

1、场景如何适配?

(1)包容多元状态

既要有一人食也能舒适自在的角落(单人隔间、吧台位、快食区),也要有方便三五成群、热烈讨论的共享长桌或主题活动空间。餐厅在努力成为各种社交状态的“容器”。

(2)界限的模糊

咖啡馆+共享办公空间、小酒馆+开放麦舞台、餐厅+迷你艺术展览/手作体验……餐厅正打破传统单一功能,进化为多功能的“第三生活空间”。年轻人聚在这里,是为了见面、聊天、碰撞想法,饮食是顺带的“润滑剂”。

(3)“线上摇人,线下聚会”

越来越多的餐厅开始构建自己的私域社群(微信群、小程序会员),聚集口味相近或兴趣相投的食客。然后通过线下品鉴会、主题夜(如二次元主题聚餐、宠物社交局)、粉丝专属活动,把线上的同好引到线下,加深连接。

(4)“分着吃”是默认选项

菜品设计考虑分享性(小份量、拼盘),摆盘方便多人拍照,甚至直接推出专为“朋友圈晒图”设计的视觉系套餐组合。分享行为本身强化了社交属性。

2、“聚”的核心诉求?

(1)寻找“同频共振”

在追求个性的同时,Z世代也渴求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餐厅成为一个筛选器,吸引着品味相似、兴趣相近的人,成为一种线下“圈层符号”。选择什么样的餐厅,也在定义“我是谁”。

(2)珍视“线下温度”

在虚拟社交泛滥的今天,面对面的真实互动、即时的眼神交流和情感反馈变得尤为珍贵。餐厅提供了一个低压力、有内容(食物)的天然社交场域。

(3)集体购买“快乐瞬间”

聚餐是庆祝、纪念、解压的共同仪式。一顿饭的氛围、服务、互动环节的设计,都在为其注入“情绪价值”,满足年轻人对即时、共享的快乐体验的追求。

四、提示:挑战从未消失

想要赢得Z世代的心(和胃),远非易事。热闹背后,隐藏着几个关键陷阱:

1、花拳绣腿难持久

(1)最大的雷

环境、噱头搞得飞起,结果菜难吃、服务跟不上;打着正宗小众菜的旗号,味道却“四不像”;营销吹得天花乱坠,实际体验平平甚至糟糕——巨大的心理落差是致命的。

解法: 味道是根基,根基不稳,一切都摇摇欲坠。 必须在核心味道(尤其是小众菜的灵魂风味)、食材新鲜度、出品稳定性上下死功夫。营销包装是锦上添花,绝不能本末倒置。一位深耕贵州菜的主厨坦言:“酸汤的酸度和发酵风味层次不对,装修再漂亮也留不住回头客。”

2、流量爆火后的生存焦虑

症结: 依赖网红打卡带来的“一次性流量”,复购率惨淡;新鲜感一过,热度断崖式下跌;陷入“开业三个月即巅峰,半年后就艰难求生”的怪圈。

解法:深耕私域,培养“老铁”: 建立会员体系、活跃社群、打造专属福利和活动(如品鉴会、厨艺班),建立深度信任连接。

(1)持续制造小惊喜

定期更新菜单(时令限定、研发新菜)、微调场景布置、加入轻量新互动,让人感觉“常来常新”。

(2)打磨“硬通货”

必须有1-2道能镇住场子、口碑炸裂的招牌菜或独特体验(如某店的发酵酸汤秘方、特色用餐仪式),这才是口口相传、带来稳定客流的根本。

五、看懂年轻人,才能烹好未来这盘菜

Z世代不仅是食客,更像是带着手机、揣着社交需求、拥抱着多元文化走进餐厅的“体验共创者”和“内容传播者”。

他们的选择逻辑,正在重塑餐饮行业:

1、目标:从“解决温饱” → “满足精神社交与自我表达的多重需求”。

2、路径:从“规模制胜” → “深耕垂直领域,追求深度与独特个性”。

3、竞争:从“口味单一赛道” → “口味、体验、社交连接与内容价值多维度的综合竞争”。

各位餐饮同仁,与其对着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挠头不解,不妨走到他们中间去:刷一刷小红书上的热门帖子,研究那些精心编排的九宫格,甚至亲自去热门店排一次队,感受一下年轻人的消费热情。只有真正理解他们对“新鲜感”、“归属感”、“分享欲”以及“真实无套路” 的深切渴望,才能在这张由新一代食客绘制的未来餐饮版图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未来十年,谁能赢得这群眼光“毒辣”却也愿意为心头好“一掷千金”的年轻人,谁就握住了餐饮持续发展的关键钥匙。他们的胃口连着味觉,也连着社交媒体网络。这场关于“吃”的变革,才刚刚揭开序幕。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交流学习,共同进步,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餐饮行业知识。

注:文章写作需求,文中名字均为化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容减肥”功效?杨国福麻辣烫...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中式麻辣烫品牌“杨国福麻辣烫”在日本迅速走红,成为当地最热门的美食之一。 在日...
原创 答... 炎炎夏日,没有什么比一碗清爽开胃的凉拌粉丝更能唤醒味蕾了。这道看似简单的家常菜,其实藏着让人欲罢不能...
夏日水果π对!世界奇果长沙首秀... 这个夏天 铜官藏着比π更无限的可能! 7月5日 “山中鲜果π奇遇季” 即将启幕! 🤩🤩🤩 不仅...
韭菜酱肉发面饼:一“饼”难求的... 在美食的江湖中,有些味道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轻轻一转,便能瞬间开启味蕾的宝藏之门。而今天的主角——韭...
原创 牛... 标题:牛肉馅饼这样做才正宗,香脆多汁更好吃,又学习到一个小妙招。 在美食的世界里,有一种味道能够瞬...
一滴水的力量㉒|网红月饼带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莺 “七八月时来芝麻共富园拍照最好看,成片的白色芝麻小花,这是别处没有的风景...
吕文扬与红薯燕麦蛋挞 秋日的午后,厨房里飘着淡淡的甜香。吕文扬站在料理台前,指尖轻轻捏着蛋挞皮的边缘。金黄色的酥皮在指尖微...
原创 我... 标题:我请老板来家吃饭,老婆做了6个扣门菜,不想老婆竟因此获得工作。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美食不仅...
长三角铁路“一碗好饭”上线79... 2025年全国铁路暑运7月1日启动。新民晚报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其下属华铁旅服公司...
葡萄酒醒酒要多久?一文读懂,不... 在葡萄酒的品鉴世界里,醒酒是一门不可或缺的艺术。当那瓶封存着时光与风味的葡萄酒开启时,醒酒能为它注入...
原创 今... 当年和我老公去峨眉山旅游,两个人点了6个菜一个汤两碗大米饭,最后饭馆所有人都出来看我俩,厨师出来说找...
夏晒酱油 近日,在金华开发区罗埠镇老酱坊露天晒场上,400余只酱缸整齐排列,阵阵酱香扑鼻而来,土酱油酿造师傅们...
三亚市博后村:线上线下齐发力 ... 人民网三亚7月1日电 “我们这里主打一个便民,从9.9元的一荤一素到58元的糟粕醋套餐,丰俭由人。村...
原创 翡...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谁能拒绝一盘碧玉般的蒸饺? 咬开薄如蝉翼的翡翠面皮,鲜美的馅料裹着热气涌出,这哪...
庆民俗享美食 湖南武冈举行“六... 央视网消息6月30日上午,湖南省武冈市第十四届六月六尝新暨美食品鉴推广活动在同保楼主会场举行,迎着第...
原创 夏... 夏天这菜钙是黄豆2倍,鸡肉7倍,建议:中老年人常吃,腿脚有劲精神好! 夏至后的夏天,天气变得炎热,常...
原创 在... 在美食的世界里,红豆糯米糕宛如一道独特的小确幸,香甜软糯的口感总能让人回味无穷。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