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振天
图/受访者提供
6月30日,“天河广宁齐携手,助力百千万工程——‘天凝丝丹笋’品鉴推广会”在广州南洋长胜酒店举行。这场别开生面的品鉴会,不仅是一次美食盛宴,更是广州市天河区与肇庆市广宁县深化产业协作的重要里程碑。
2023年以来,天河区紧抓天河、广宁协作契机,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核心践行种业振兴行动,将“吊丝丹”竹笋优质种源引入广宁。项目整体投入64.5万元帮扶资金,并整合农业科研力量,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探索出产业协作与种源保护双赢路径。如今,两地携手打造“天凝丝丹笋”品牌,为广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百千万工程”注入新活力。
百年种源续新篇
“吊丝丹”竹笋是天河区对口帮扶广宁县的重点产业之一,两地以“百千万工程”为纽带,在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该笋是广州天河区原沙河镇三大特产之一,在上世纪20年代已经远近驰名,它以肉质鲜嫩、纤维少、水分多、味鲜甜、嫩滑爽脆无渣而著称国内,为我国食用竹笋中的极品,被誉为“笋中之王”。
活动现场,广州南洋长胜酒店73岁的曹海清老师傅动情地分享了他与“吊丝丹”笋的故事:“从1971年开始种植‘吊丝丹’笋,到后来在饭店烹饪竹笋美食,我见证了这项美食的发展全历程。”
今年3月,天河区沙东有利集团将百年优质种源捐赠给广宁县坑口镇下寨村,如今,看到“吊丝丹”竹笋在广宁成功复刻,曹师傅感慨道:“这是我们沙东村‘吊丝丹’竹笋技艺的传承发扬,让这份舌尖上的美好得以延续。”
2025年3月,在广州市沙东有利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广宁县完成扩种100余亩,同步申请注册了“天凝丝丹笋”商标,产值预计可达400万元。
沙东街道领导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天河区的一份子,我们深感自豪。特别是沙东有利集团成为两地产业纽带,将百年种源成功引种广宁,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天的品鉴会,是两地深厚情谊和产业协作成果的集中展现。”
品鉴环节成为活动亮点。广州南洋长胜酒店行政总厨介绍:“我们特别选用广宁产的天凝丝丹笋,其肉质清脆、爽滑、鲜嫩的特点,与沙东原产‘吊丝丹’笋品质相当。”现场烹制的冰镇“吊丝丹”、竹笋炖鸡汤等特色美食,让与会嘉宾赞不绝口。
世界中餐名厨交流协会主席余永文表示,“除了竹笋,今天我还品尝到地道的广宁鸡和香鱼,这里的每一种食材都很珍贵,如果能把这些特色美食整合打包,相信会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美食,这样发展是很正确的方向。”
百亩竹笋拓富路
“仅竹笋这一项,每年就能给村集体带来50万元以上的经济收入!”活动现场,广宁县坑口镇下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淦芳向记者介绍,下寨村从去年开始种植“吊丝丹”竹笋。刚开始试种了十亩地,想看看该品种适不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经过一年多的种植,产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今年,我们通过村合作社和农户合作,扩大规模种植了100亩。现在的种植效果很好,每亩产量至少能达到5000斤。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竹笋价格在15到20块钱一斤。”黄淦芳说。
活动现场的签约环节,推动了多项重磅合作相继落地。产销合作签约,将打通“天凝丝丹笋”销售渠道;扩种及订单销售签约,预计年产量将提升30%;技术开发签约,引入广东省林科院等科研力量;文创合作签约,拟开发系列竹笋主题文创产品;金融赋能签约,农商行将提供专项信贷支持。据悉,这些合作将全方位推动“天凝丝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预计带动当地农户增收20%以上。
2024年,天河区紧抓对口帮扶协作广宁县契机,突出围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依托广宁县极为优越的笋竹种植环境,积极探索以天河区优质种源“吊丝丹”笋竹为媒,引进优质笋竹新品种在广宁推广种植。目前,已在广宁县建设1个“吊丝丹”笋竹种植示范基地,全县6个镇引种超千棵。
据介绍,当前,各试种点陆续进入产笋期,并组织各镇品鉴得到高度认可,极大增强村集体发展“吊丝丹”竹笋产业的信心,并与广宁御景假日酒店、广东南洋长胜酒店有限公司达成定点供应协议。
下一步,广宁县域内将继续寻找合适的种植点,扩大种植规模,打造出低投入、高产出、高经济价值的竹笋品牌,提升村集体收入,并辐射带动村民增收。同时以“总部(天河沙东)+基地(广宁)”的跨区域合作模式,更深层次推动天河与广宁对口产业协作发展,实现资源互补、优势共享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