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谢友青李寒雪
6月29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在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的步行街上,程慧珍的酱香饼摊早已热气腾腾。她熟练地将醒发好的面团铺进烤盘,“滋啦”一声,面饼迅速膨胀,麦香四溢。刷酱、撒芝麻葱花、折叠烤制,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这样的场景,她已重复了18年。
“他们家的酱香饼特别香,味道很地道,周末到街上,我总会买上一些。”老主顾的评价,道出了这家小摊的人气密码。金黄酥脆的饼身裹着浓郁的酱料,这份让食客惦记的美味,背后藏着程慧珍的匠心坚守。
“我的酱料里加了二十多种香料,要熬八个小时,一点不能偷懒,不然这香味就少了灵魂。”程慧珍边说边用围裙擦手,揭开熬酱的锅,醇厚的香气扑面而来。为了调出征服鹤峰本地人口味的配方,她反复尝试调整,最终锁定独特配比。
在饼坯制作上,程慧珍同样下足了功夫。前一天下午,她就开始醒发“老面”,为饼坯内层赋予松软筋道的口感。“老面需要醒发七八个小时,闻着不酸才合适。”她拿起面团介绍道。而当天清晨准备的新鲜“籽面”,则负责打造外层的香脆。
凭借对品质的执着,程慧珍的生意愈发红火。平日里,她平均每天能卖出100多张酱香饼,周末人流量大时,销量可达140张,日收入五六百元。18年如一日的坚持,让土家酱香饼从传统小吃,变成了街头巷尾的“香饽饽”,也让她的日子在烟火气中越过越有滋味。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