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中“湿胜则濡泻” 的论断,精准道出了夏季腹泻高发的根源。脾作为人体运化水湿的核心,天性喜燥恶湿,而夏季暑湿弥漫,加上人们贪图一时凉爽,频繁饮用冷饮、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很容易伤及脾阳,致使水湿无法正常运化,在体内积聚,最终引发泄泻。面对不同类型的腹泻,我们需辨证调养,方能守护脾胃健康。
若腹泻时排出的大便清稀如水,同时伴有恶寒无汗、身体发冷的症状,这便是寒湿泄泻。这多因夏季贪凉,让寒邪与湿邪趁虚而入,困住了脾胃阳气。想要调理,应多食用温热散寒、健脾祛湿的食物,像生姜红糖水就很不错,生姜能温中散寒,红糖可益气补血,二者搭配,既能驱散体内寒邪,又能温暖脾胃。
当出现腹泻急迫,大便黏腻且散发着难闻的秽臭气味,同时伴有发热、口渴等症状时,属于暑湿泄泻。夏季暑热与湿气交织,侵袭人体,扰乱肠胃正常功能。此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多喝荷叶粥,荷叶清香升散,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升发脾阳、利湿止泻;冬瓜薏米汤也是不错的选择,冬瓜利水消肿,薏米健脾祛湿,二者搭配,能有效清除体内暑湿之邪。
若是腹痛肠鸣,腹泻后腹痛症状有所减轻,且大便中夹杂着未消化的食物,这是食积泄泻。夏季人们常因食欲不佳或饮食不节制,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弱,食物停滞在胃肠内无法正常消化。这种情况下,饮食要控制食量,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可适当食用山楂、鸡内金等消食导滞的食材。山楂能消食化积,尤其对肉食积滞效果显著;鸡内金可增强脾胃运化能力,帮助消化食物。
还有一种腹泻反复发作,大便长期稀溏不成形,同时伴有身体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症状,此为脾虚泄泻。这是由于脾胃虚弱,运化功能长期不足,无法正常吸收和转输水谷精微。调理需从健脾益气入手,可多吃山药、芡实、莲子等具有健脾止泻功效的食物。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芡实补脾止泻、益肾固精;莲子养心安神、健脾止泻,将它们熬制成粥,长期食用,能有效改善脾虚状况。
夏季腹泻类型多样,每种都与生活中的饮食、起居习惯密切相关。只要我们根据不同症状,采用对应的养生方法,就能呵护好脾胃,远离泄泻困扰,清爽健康地度过炎炎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