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妻子”是我近期最讨厌的网梗
创始人
2025-07-09 14:03:03
0

王小波说他21岁的时候想吃想爱,想变成天上的云。

放到咱现在人身上,爱是怀疑,云太飘渺;

就剩下吃,唯一唾手可得的口腹之欲。

互联网擅长造词,也有着广袤的传播土壤。

于是,我们形容美食,也有了特定的流行词。

从“绝绝子”到“yyds”再到“宝宝辅食”“好吃到跺jiojio”,乐此不疲。

最近,互联网又开始把美食叫做“新妻子”;

一场当代人的“新妻子”共享,正病毒式传播。

新妻子正在成为美食代名词。

“我将拥护这成为我的新妻子”;

“我武汉的新妻子出现了”;

“封为新妻子,留牌子”。

知道的这是互联网美食新名词;

不知道的以为四大爷转世从棺材板儿坐起来翻牌子。

没人知道第一个使用“新妻子”的人是谁?

但如今已在探店博主和各大商家平台上广泛使用。

一打开美食推荐帖子就是“新妻子”闪现。

赵丽蓉老师生动地形容食物是“萝卜开会”,到咱这儿变成了“新妻子聚会”。

人人口中喊着不婚不恋,结果一上网开始“大红灯笼高高挂”,娶“四房姨太太”都算少的。

“新妻子,免费送”也成了很多店家引流的标题;

看来真是找了个有网感的新媒体运营,能在第一时间就用上这种让人生理不适的烂梗。

为啥生理不适?

“妻子”原本是指有法定关系的配偶;

到21世纪20年代中期,却成了随地大小用的食物代名词;

人和食物的界限在此时变得倒反天罡、本末倒置。

以前顶多形容人“宝宝,你是一块儿香香软软的小蛋糕”。

现在变成了对人物化,对女性物化;

甚至还自觉俏皮、可爱、时尚、有所谓的网感。

关于“食物与女性”之间的修辞,从未停止。

比如在开榴莲时,很多人会管这一行为叫做“生了个大胖小子”;

甚至还把开熟榴莲叫做“顺产”,特别用力开的叫做“刨腹产”。

用女性的生产活动代指开食物这一行为;

本质上忽略了女性生产过程的艰辛,是对女性的不尊重。

遇到食物坏了、鼓了、牛奶涨袋了;

也有人会说“它只是怀孕了,要下小牛奶了”。

几年前我们喊着中文已死,但现如今发现中文不是死了;

是借尸还魂,彻底癫了,林正英来了都得吓哆嗦。

关于食物的隐喻,似乎总与女性相关联。

比如老旧派中会把对女性性骚扰的行为之一,叫做 “吃豆腐”

再比如当我们形容一道食物的口味时,总会提起 “妈妈的味道”

而在传统叙事中对女性的要求,也经常会使用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如今,当美食被拟人化成“新妻子”。

似乎一切更加让人不适。

“升官发财死老婆”是糟粕观念中中年男人的三件喜事。

而当我们对食物冠以“新”妻子之称时,更强化了“旧”妻可以被随意丢弃,而拥有新妻总是喜事的观念。

有人可能觉得不过就是一句网络用语,在今天,我们大肆去剖析,会不会过于敏感?

我想说,这种敏感,还不够。

“新妻子”并不是一句无关痛痒的网络调侃;

它将食物作为一种投射,背后却是失衡的权力结构。

第一层失衡,是食物与女性之间非同类的相比。

评价美食,往往我们会提及色香味;

而之所以用食物物化女性,也正是因为它将女性的“姿色、气味、可食用”等老旧观念特点与食物相匹配。

甚至将吃美食能供人开心的情绪点与女性气质相结合;

食物能满足口腹之欲,而潜意识他们也将女性作为了可食用的菜肴。

这不仅是对女性本身的客体化,也是对女性价值的误读。

当姿色、气味、是否能让人开心,成了衡量女性价值的关键因素;

这也潜移默化地将女性代入服务性与可被消费的他者视角。

而似乎女性一旦丢失了姿色等气质,就会从新变成旧,随之被抛在脑后。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到: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造就的。

将食物拟人成“新妻子”,本身就是在“造就”女人。

让女人回到客体化的地位。

第二层失衡,是与食物相关的长久性别固化色彩。

丈夫可以去喝几瓶啤酒,妻子却永远要作为背景板在熬粥。

这是与食物、厨房相勾连的固化性别观念。

过去,“厨房”似乎成了女性的天然领地。

一个“完美妻子”“完美妈妈”的形象必定是要烧得一手好菜;

甚至“妈妈的味道”“女友的早餐”还必须有些温情的味道。

同样是身在厨房劳动,男性可以选择厨师作为职业,甚至有古早广告词“姐,遇到某东方厨师就嫁了吧”。

男性会做美食成了一种优秀品质,收到的评价是专业、卓越;

而女性与厨房长期的捆绑,承受了本不该有的性别期待,似乎总是理所应当。

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看似很小,背后却是长久以来对女性的语言暴力。

甚至很多时候,当这种“暴力”发生时,我们不敏感,便不自知;

以至于让这种语言暴力,成了一以贯之的习惯。

比如如今在互联网上使用“新妻子”这一词的,其中有很多本身就是女性。

我不理解,让食物的还给食物,让女性属于自己,这不好吗?

当不了汪曾祺这类的美食评论家,客观评价食物的味道,这很难吗?

“出走”是这两年女性叙事的关键词之一;

也是千百年来女性挣脱的起始点。

从娜拉的出走到苏敏的出走;

都是在挣脱“完美妻子“这一符号。

而文学也好,活生生的个体也罢;

她们好不容易挣脱的枷锁,又总是,一次次的,在“新妻子“这类的传播中回旋。

今天,我们讨论中女时代,很多女导演女演员上桌了;

我们聆听脱口秀的舞台上,很多女性表演者上桌了;

那么在这一事件中;

女性的上桌,就从在厨房、在食物中下桌开始。

作者 / 小 红

编辑 / 奇 妙

设计 / Jane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后台回复“加群”,进入读者粉丝群

可以上桌

也能下桌

↓↓ 🍚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入... “夏天常吃绿,百病不来找”!入伏后,菜市场里的冬瓜、丝瓜成了 “常客”,但很多人不知道,还有一种菜比...
帝卡姆环球严选,另辟蹊径,全球... 近年来,国内零食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消费者对品质与价格的双重追求催生了一批新兴零售业态。在这片红海中,...
原创 三...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三伏天热得人嗓子眼冒火,总想抱着冰奶茶、冰可乐猛灌,但喝完整个人更虚 —— ...
三大巨头集体宣布:涨价 把“浙江之声”,更容易找到我们 来源:央视财经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受到气候变化影...
零嘴福量贩零食连锁店,精简供应... 近年来,国内零食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消费者对休闲食品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品质化趋势。在这一背景下,零嘴福...
原创 清... 晨光中的咖啡香气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城市还未完全苏醒。我站在窗前,手里捧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看蒸...
湖北阳新:“啤酒+美食” 激发... 7月25日晚,2025铜锣湾广场仲夏消费季暨醇岛啤酒美食节系列活动在湖北省阳新县开幕。 活动以“乐...
原创 买... 嘿,各位吃货朋友们!咱老百姓过日子,餐桌上的硬菜,牛肉绝对排得上号!它浑身是宝,满满的优质蛋白和必需...
在乐至的人间烟火气中,寻找“乐...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罗石芊 杜卓滨 7月25日晚,四川省乐至县第十三届“群英荟”烧烤美食文化周开幕...
桂花米糕:把秋日桂雨,揉进一口... 家人们!谁懂啊!最近被这盆圆滚滚、裹着桂花碎的米糕狠狠拿捏了!糯叽叽的口感配上幽幽桂花香,一口下去,...
原创 “...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7月30日,一年中最酷烈的“中伏”便正式登场了!老祖宗留了句话在舌尖上...
原创 清... 晨光透过纱帘,在厨房的流理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习惯性地打开冰箱,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玻璃瓶——那是昨晚...
零嘴福为代表的量贩零食连锁品牌... 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级趋势:一方面,高端消费群体追求品质与个性化;另一方面,大众消费者...
原创 老... 标题:老公加班,我蒸特色包子迎接,端上桌,老公看傻眼愣是不动碗筷!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忽...
6月芒种之后多吃它,清热下火,... 厨房里飘荡着一股让人挪不动步的浓郁香气——那是大葱、香叶、草果、花椒、八角与蒜瓣在热油中尽情释放的香...
原创 一... 米香里的烟火气 清晨的阳光透过厨房纱帘洒进来,电饭煲的蒸汽正袅袅升起。那股带着甜味的米香,像一双温...
五款神仙家常菜 1、生蚝鸡煲 做法: 1、生蚝加生粉搓洗干净,再用清水冲洗两遍,半只鸡洗净切块,鸡肉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