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最近被这盆圆滚滚、裹着桂花碎的米糕狠狠拿捏了!糯叽叽的口感配上幽幽桂花香,一口下去,感觉把整个秋天的浪漫都吃进肚里啦~ 关键这玩意儿做法超简单,厨房小白也能轻松拿捏,今天就把这道「桂花米糕」的美味密码和背后故事,统统分享给大家!
一、食材准备:简单到像去邻居家借东西
做桂花米糕,主打一个“家里有啥用啥”,食材简单到飞起:
- 大米:200克左右(普通大米就行,别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越家常越香!),提前泡4 - 6小时,泡到一捏就碎的程度,偷懒的话,睡前泡好,第二天早上直接开整,完美利用碎片时间~
- 桂花:干桂花10克左右(新鲜桂花也能行,但干桂花更方便储存,随时想做就做!),要是想追求仪式感,去公园捡点新鲜桂花洗净晾干,那香味直接拉满!
- 白糖/红糖:30 - 50克(根据自己嗜甜程度调整,白糖清爽、红糖自带焦香,我个人偏爱红糖,做出来颜色暖暖的,超有氛围感 )。
- 清水:适量,用来打米糊和调整浓稠度,家里自来水就行,别搞啥山泉水,咱走的是家常接地气路线~
二、制作过程:三步搞定,新手闭眼做
(一)第一步:把大米“碾成泥”——米糊制作
泡好的大米沥干水分,和干桂花、白糖/红糖一起丢进破壁机,然后加入没过大米1 - 2厘米的清水(水别太多,不然后期难成型;也别太少,会打不动)。接着开启破壁机的“米糊”模式,要是没有这个模式,就用“搅拌”档打3 - 5分钟,直到大米变成细腻的米糊,像浓稠的酸奶那种状态就大功告成!
这里有个超绝小技巧:打米糊的时候,中途可以暂停一下,用勺子把边缘的大米往中间扒拉扒拉,这样能打得更均匀,避免出现“米糊坨坨” 。要是家里破壁机功率小,就多打几遍,别放弃,细腻米糊是米糕成功的关键!
(二)第二步:给米糊“定个型”——蒸制环节
找几个小模具(没有的话,用家里的小碗、蛋挞模具都行,甚至直接用盘子也能做,就是形状随意点~ ),在模具内壁刷一层薄薄的油(防粘!防粘!防粘!重要的事说三遍,不然米糕会和模具“生死相依”,抠都抠不下来 )。然后把打好的米糊倒进模具里,八分满就行,别倒太满,蒸的时候会膨胀,溢出就不好看啦~
接着把模具放进蒸锅里,冷水上锅,大火烧开后转中火,蒸20 - 25分钟。判断米糕熟没熟超简单:用牙签戳一下,拔出来干干净净,没有米糊粘在上面,就说明熟啦!要是还有米糊,就再蒸5分钟,别偷懒,一定要蒸透,不然中间会夹生,影响口感 。
(三)第三步:让米糕“自由”——脱模开吃
蒸好的米糕先别着急吃,关火后焖2 - 3分钟,让它“缓口气”,这样口感会更软糯。然后把米糕从模具里倒出来(要是刷了油,一倒就出来,超丝滑 ),放在盘子里,还可以撒点干桂花装饰一下,仪式感拉满!这时候就能开吃啦,趁热吃,糯叽叽的超治愈,放凉了也好吃,Q弹中带着桂花香,当零食一绝~
三、美食背后的故事:藏在米糕里的祖孙情
其实这道桂花米糕,是我奶奶的拿手好戏!小时候住在乡下,每到秋天,奶奶就会带着我去桂花树下打桂花,金黄的花瓣簌簌落下,像下了一场香香的雨。回家后,奶奶就会泡米、打糊、蒸米糕,整个屋子都飘着米香和桂花香 。
我总是等不及米糕凉,就伸手去拿,被烫得直甩手,奶奶就笑着说:“小馋猫,慢些吃,没人和你抢~” 然后把吹凉的米糕喂到我嘴里,软糯的米糕混着奶奶的爱,甜到心坎里 。后来去城里上学、工作,很少再吃到奶奶做的米糕,但每次闻到桂花香,就会想起奶奶和那口温暖的米糕。现在自己学会做了,每次蒸米糕时,仿佛又回到了和奶奶在乡下的秋天,那些美好的回忆,都随着桂花香,融在这一块块米糕里啦~
家人们,真的强烈推荐你们试试这道桂花米糕!做法简单到不行,食材随手可得,关键是能把秋天的浪漫和回忆都吃进肚里~ 不管是当早餐、下午茶,还是用来怀念亲人,都超合适!赶紧动手做起来,让这盆糯叽叽的桂花米糕,点亮你的家常美味时刻吧~ 说不定做着做着,你也会想起那些藏在岁月里的温暖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