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再三警告!这种“网红养生茶”,可能正悄悄破坏你的脾胃
创始人
2025-07-17 00:43:32
0

【[礼物]福利礼包赠送中】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我表姐最近迷上了网上那些养生茶,每天泡几杯,说是能减肥、降火、清肠,但她这几天老说胃胀、没食欲,还老跑厕所,真的是茶喝多了吗?”

问话的是个在体检中心外焦急等待的年轻女孩,表姐平时身体并无明显异常,但近来常出现消化不良,连原本规律的作息也开始紊乱。

她说表姐很信网络上各种“茶饮配方”,号称“祛湿排毒”,每天按时泡,每次三种以上,连水都不怎么单喝。

这样的问题其实不是个案,甚至可以说是当下非常普遍的一种养生误区。

很多人追求的是“轻调理、不吃药、靠自然”,但用的方法却是从网络上随手复制的“网红茶饮”。

这些配方看起来都很熟悉,什么蒲公英、决明子、桑叶、陈皮、茯苓、山楂、甘草……名字都挺安全,也常见于中药柜。

看起来是温和的草本调养,实则一旦使用不当,对脾胃系统是一种慢性的破坏。

从中医角度说,脾胃是后天之本,是负责气血生化和运输转化的关键。

但最怕寒、湿、滞、凉。

而很多所谓的“清热、祛湿、排毒”茶恰恰就具有寒凉属性。

比如最常被提到的决明子,本身性味苦寒,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适合短期应对便秘型火热体质,但长期饮用却可能损伤脾阳。

很多人以为喝它能清肠,其实是过度刺激肠道蠕动, 久了导致排便依赖,反而破坏消化节律,形成功能性腹泻。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这些植物中不少成分具有刺激性。

决明子中含有蒽醌类化合物,这类成分在短期内能促进肠道排空,但也容易引起肠道黏膜充血水肿。

在一项针对345名长期饮用决明子茶的个体跟踪调查中, 有超过41%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包括腹痛、食欲下降、胃酸过多等症状,甚至有3%的样本在胃镜下发现胃黏膜有点状出血。

这类损伤不是剧烈的炎症,但属于慢性刺激型改变,很难短时间恢复。

不少人喜欢在夏天喝蒲公英茶,说是清热去火、防上火。

蒲公英的确有一定的抗菌和利尿作用,但同样性寒,而且还含有一定的苦苷、黄酮类物质,

这些成分一旦在胃内长时间作用,会影响胃液分泌,引发胃酸过多或不足两种反应,出现烧心、反酸、食欲不振。

尤其是脾胃本就偏虚寒的人群,长期饮用会直接诱发虚寒证型的腹泻、腹胀,甚至引起中焦寒凝。

还有一些茶饮标榜能“调理肠道菌群”, 比如桑叶配菊花、金银花、陈皮等组合,这类搭配常见于减脂、排毒类茶饮中,问题是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寒凉、清泄。

菌群调节并不是单纯“清一清”就好,反而需要一定温度和酶活环境来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美国一项关于草本饮品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中指出,过度摄入清泄类草本茶可能导致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下降,这两类菌本是对消化吸收至关重要的益生菌群。

一旦被打压,易位菌群就可能上升,带来腹胀、排气异常等一系列问题。

网红养生茶还有一个隐性问题,就是“叠加效应”。

不少人喜欢混搭泡饮,一次三四种,甚至六七种搭配,有些配方来自中医理论,有些是网络DIY。

单独饮用某一种草本也许没有太大问题, 但当多种成分混合使用时,药性之间会产生干扰,甚至相互削弱或增强。

在没有辨证基础、没有剂量指导的情况下,这种“自配混饮”是一种完全失控的行为方式。

比如山楂配荷叶,被大量减肥茶使用,山楂能助消化,荷叶清脂利水,两者看似配合好,但山楂过量可刺激胃酸,荷叶又属凉性,对胃肠黏膜都有刺激性。

人在饭前或空腹喝这类茶饮,胃黏膜直接受刺激,易形成浅表性胃炎。

中国营养学会曾发布数据指出,减脂类茶饮常见使用配方中,约57%的组合存在寒凉配伍过重问题,长期饮用风险远高于普通饮料。

脾胃作为一个功能系统,不光负责食物的物理转化,更和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密切关联。

长期饮用刺激性茶饮所引发的后果,不止是肠胃不适那么简单。

在临床上发现,不少功能性胃病患者,发病前都有长时间饮用寒性草本茶的习惯。

一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横断面调查显示,有饮用草本清泄茶超过3个月的个体, 胃电图节律紊乱的发生率达到46.5%,明显高于未饮用人群的21.3%。

胃电节律紊乱说明胃的收缩能力和节律受到破坏,可能表现为餐后饱胀、打嗝、食欲下降、早饱等症状。

也有人说“我喝了挺舒服的,喝完就不便秘了,还轻松”,这其实是最大的错觉。

寒凉刺激带来的快速排便是对肠道的一次强迫性激活,是应激反应,并不是调理结果。

一旦停止摄入,排便功能马上回落,甚至比之前更差,这是因为肠道神经受到损伤后的“反馈过度期”。

就像滥用泻药一样,初期看似效果明显,长期却是慢性依赖的代价。

养生不该靠堆叠标签,也不该靠统一配方。

很多网红茶饮宣传中用词夸张、描述不清成分来源,更谈不上剂量配比。

普通人按这种方式长期饮用,等于给身体投放一个个不明药性包,既不知机体如何响应,也无法判断是否适合自身体质。

中医讲“辨证施养”,不是所有草本都能通用,更不是想喝就喝。

特别是脾胃偏弱、阳虚体质、寒湿困脾者,这些养生茶恰恰是最不应该接触的内容。

那问题也来了,如果养生茶容易损伤脾胃,那在日常生活中还有没有真正能温和调理、又不伤身体的饮用方式?

有没有一种能兼顾现代节奏、又能适合多数体质的饮品结构?这个方向上,其实可以转向“温补型饮水策略”。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温度、时间、配比对饮品作用的调节意义。

像白术、茯苓、陈皮少量搭配,用温水冲泡,并控制饮用频率在每周不超过3次,是一个较为温和的策略。

同时引入调节脾胃动力的饮食节律管理,比如固定进餐时间、适当咀嚼训练、减少冷饮摄入,比一味靠喝草本茶更能恢复脾胃系统节律。

真正的养生,不是靠一味清除,而是靠恢复身体原本的平衡力。

饮品只是辅助,而不是方向本身。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养生茶应该如何喝[J].农村百事通,2020,(04):52-5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成... 傍晚时分,澳门渔人码头的微风中,美食的香味弥漫开来。7月11日到20日,“2025澳门国际美食之都嘉...
原创 夏... 夏日炎炎,西瓜摊前人头攒动,仿佛捧上那红瓤绿皮之物,便握住了整个暑天的清凉密码。可当人们拎着沉甸甸的...
喝不完的豆浆做蛋糕,一切还爆浆... 美食界的创意idea犹如火山熔浆般,喷薄而出! 芝士年糕爆完浆,又轮到了鸡排, 紧接着又是曲奇,蛋挞...
被指抄袭,知名奶茶紧急下架 7月17日,在社交媒体平台,不少网友指出,茶颜悦色一款“山胡椒油风味辣丝”新品封面的一处图案疑似侵权...
【视频】一波“樵味好物”来袭!... 金汤酸菜鱼、富硒火龙果、蝴蝶粉、鲜肉玫瑰肠……7月17日,“樵味好物·匠心农品”西樵好物集采推介活动...
夏天没胃口的时候,就该端出这锅... 烤得焦香的鱼卧在红亮的酸汤里,鱼皮边缘微微发脆,鱼肉却嫩得能在舌尖化开。酸汤咕嘟咕嘟地冒着小泡,酸香...
燕京啤酒官宣大张伟为倍斯特嘉槟... 文章正文 在当下竞争白热化的酒水市场中,品牌代言人的选择往往成为企业营销战略中的关键一环。近日,燕...
岭南人的夏日秘方,藏不住了!比... 今夏奶茶店的新宠,悄悄变成了这种金黄小巧的果子。 走进一家茶饮店,菜单上总能看到它的身影:黄皮柠檬茶...
红酒醒久了会变酸吗? 红酒醒久了是会变酸的,这与红酒和空气的接触程度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红酒对醒酒时长的耐受度不同,把握不...
疑似侵权方大同专辑封面,茶颜悦... 7月17日,在社交媒体平台,不少网友指出,茶颜悦色一款“山胡椒油风味辣丝”新品封面的一处图案疑似侵权...
饮酒解惑 | 白酒怎么喝才醉得... 觥筹交错间,众人面色微醺,但有的人却眼神清明,举止如常。这并非千杯不醉的神话,一是因为酒量区别,二是...
雪碧拌面:酸甜微辣的网红神作,... 本文聚焦黑松露牛肉丸这一将传统小吃与高端食材融合的创新美食,从食材搭配的精妙、制作工艺的考究、独特的...
孩子的零食,怎么选更放心?上游... “哪位小朋友告诉我,薯片属于什么颜色的零食呀?” 7月17日,上游新闻“‘帮帮’帮你减重”活动走进璧...
恒温柜里的新宠:圣玛仕红酒用时... 在快节奏的城市里,收藏不再只是老一辈的邮票与玉器,越来越多年轻人把恒温柜摆进客厅,那里整齐躺着一排排...
江西:美食比山地更惊艳 清晨,天边的武功山, 正好与饭桌上的刚刚端上来的 瓦罐汤一样冒着雾气。 武功山 图源:梅涛 汤勺顺...
上海:月饼技能大比武 7月17日,参赛选手在制作月饼。 7月16日至17日,2025年上海市食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第八届“...
国藩家宴连续4年蝉联米其林指南... 一、从双峰到全国的品质坚守 近日,湘颂旗下核心品牌“国藩家宴”再传捷报,连续第4年入选《米其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