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的街头巷尾,1200余家精酿酒吧如星火般散落。这些藏身于背街小巷的微醺空间,正以“私房菜”一样重塑着城市的味觉记忆——它们不追求工业啤酒的标准化复制,转而以生活为灵感,以本土食材为底料,用酿酒师的创意与个性,酿造出一杯杯独一无二的“城市私酿”。
7月18日,南明区市南路的大圣精酿酒吧内,一场关于“花椒拉格”的味觉辩论正在上演。两位顾客各执一词,一位眉头紧锁:“精酿里加花椒?这简直是黑暗料理的冒险!”另一位则满脸兴奋,举杯轻啜:“你尝,啤酒的鲜爽与花椒的辛麻在舌尖交织,这才是真正的‘上头’体验!”
大圣酒吧的“花椒拉格”以本地鲜藤椒为灵魂,在发酵关键期精准投料,让花椒和麦芽香在舌尖达成微妙平衡。“拉格的口感还是比较清爽,喜欢花椒拉格的客人每次来几乎都会点这款酒。”大圣酒吧工作人员罗先生说道。
无独有偶,TripSmith将蕴含了柠檬、肉桂、花椒、胡椒、薄荷等风味的木姜子,大胆的融入酒花酿造成一款名为“回魂汤”的木姜子小麦。这款酒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贵州网友在线上评论道:“还没去线下喝,光是想象就能知道味道有多特殊了!我直接线上买了寄去安徽,让朋友也尝尝这贵州独有的风味。”
贵阳精酿的“就地取材”智慧,与私房菜“不时不食”的理念不谋而合——酿酒师们如同私厨,根据时令与地域特性精心调整配方,让每一杯酒都成为“风土的液态标本”。京A精酿餐吧西南首店推出的“折耳根啤酒”概念,便是将贵州人“万物皆可入菜”的饮食传统巧妙延伸至酒液之中,旨在打造“本地文化+精酿体验”的独特消费场景;溪坊精酿则推出黔古茶IPA、青岩香果啤等,以不同风味为切入点,深度挖掘贵州文化的精髓;而贵州麦作酒业更是以贵州为灵感源泉,融入贵州刺梨、花溪草莓等本土元素,让每一瓶酒都讲述着贵州山水的故事……
贵阳精酿的“私房”本质,更在于对城市文化身份的深度诠释与在地表达。7月18日,走进云岩区液体工坊,精酿啤酒和现场乐队的融合带来了一场味觉与听觉结合的双重盛宴,一款名为“大同街9号”的精酿产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主理人陈冲介绍道:“其实我们之前还有的酒款叫做‘合群少年’、‘飞山街往事’……我们在贵阳长大,在给酒取名的时候也想承载一些我们的街道记忆。”陈冲感慨道,大同街9号是第一家液体工坊的门牌号,也是液体工坊出的第一款酒的名字。“这款酒的灵感来源于我们在大同街的历史记忆,希望通过酒液能够传递出这条老街的故事与温度。”
另一边,云岩区白沙巷的一楼酒吧内,主理人老林(化名)正专注地观察着刚封罐的精酿发酵情况。“精酿和菜是一样的,”老林感慨道,“每个饭馆都会有自家招牌菜,而且不同饭馆的同一款菜味道也各不相同。酒也是一样,每一批都有它独特的风味。我很期待白沙巷的发酵罐里会孕育出怎样的惊喜。”
当夜色降临,贵阳的精酿酒吧亮起暖黄灯光,酒客们举杯轻碰,酒液中晃动着刺梨的酸、花椒的麻、杨梅的甜,以及这座城市独有的松弛与包容。在这里,精酿是一场风味实验,是一次个性表达,是一次味觉旅行。它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流淌在贵阳的街头巷尾,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液态私房菜”。
记者 刘云嵩/文 梁超/图
编辑:赵子滟
审核:吴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