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到个古罗马的冷知识,差点没惊掉我下巴 —— 你知道吗?那时候的贵族居然爱吃孔雀舌!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孔雀那大尾巴开屏多好看啊,公园里见着都忍不住多拍两张,他们怎么就盯着人舌头下嘴呢?
说真的,古罗马贵族那日子过得,我都没法想象有多铺张。吃个饭都得跟别人不一样,好像不整点稀罕玩意儿就显不出自己有钱似的。孔雀在那会儿肯定不是随处可见的,估计跟现在见着大熊猫似的稀奇,结果倒好,成了他们餐桌上的菜,还是专挑舌头吃,这得多能折腾啊。
不过我一直没搞明白,那孔雀舌到底能有多大?一只孔雀就一条舌头,要凑一盘,总不能就两三只吧?贵族们用的盘子都得是大尺寸的,要摆得好看、显得量大,怎么着也得十来只孔雀才能凑一盘吧?我上次去吃那种特色菜,一盘菜里也就那么几片肉,都得用好几个食材,更别说这只取舌头了。一场宴会要是上这么一道菜,几十只孔雀就没了,想想都觉得可惜,好好的鸟就这么没了,还不如养在花园里看着养眼呢。
而且不光是孔雀舌,我还听说他们连火烈鸟的舌头、夜莺的舌头都吃,甚至还有各种少见动物的脑子。我真是纳闷了,这些东西真的好吃吗?上次我尝了回鸵鸟肉,跟鸡肉也没啥大区别,这孔雀舌说不定还没鸡舌头有味道呢。我看啊,他们就是为了显摆,别人吃不到的我能吃到,别人不敢吃的我敢吃,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
对了,古罗马贵族的宴会还不只是吃饭,排场大得很。一边吃着这些稀奇东西,一边还有人弹乐器、跳舞,甚至还有人念诗。这哪是吃饭啊,简直就是小型演出会。不过在我看来,这纯属浪费,有那钱请人表演、买珍稀食材,还不如多分点给那些吃不饱饭的人,好歹能积点德。
我之前在一本讲古罗马历史的书里看到,说那些贵族为了能一直吃还不胖,吃完了居然会催吐,吐完了接着吃。我的天,这不是折腾自己吗?现在咱们减肥的人,要么节食要么运动,多辛苦啊,他们倒好,用这种极端的方法,真是理解不了。
现在再想想这事儿,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在咱们眼里,孔雀是漂亮的象征,是保护动物,可在古罗马贵族眼里,就只是一道菜。不同时代的人,想法差别也太大了。就像咱们现在觉得吃野味不对,说不定几百年后,后人看咱们现在的某些饮食习惯,也会觉得奇怪。
你们说这事儿怪不怪?要是搁现在,谁敢吃孔雀舌,不得被人骂死?不知道你们看到这事儿,是觉得新鲜,还是跟我一样觉得又残忍又浪费?评论区跟我说说,我还挺想知道大家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