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早晨不喝牛奶、不啃面包,最地道的早餐就是一碗热腾腾的臊子面。天刚亮,村口的炊烟还没散尽,灶台上的铁锅就咕嘟咕嘟冒热气,香味飘得老远。
清晨的炊烟,唤醒一天
贝贝家的院子里,鸡刚打过头遍鸣,妈妈就早早起来和面。面粉是自家磨的土麦子粉,颜色微微发黄,揉出来筋道。切成细长的面条,甩在案板上,啪嗒作响。
柴火在灶膛里烧得正旺,火苗舔着铁锅底。锅里咕嘟的声音,夹杂着臊子香味,简直能勾起人半夜的馋虫。
臊子香味,飘满小院
臊子是关键。西北娃贝贝家的臊子,用的是自家熬的胡麻油爆香,再加上土猪肉丁、豆腐块、土鸡蛋炒碎、木耳丝、胡萝卜丁,最后倒上西红柿熬成的红汤。酸酸甜甜,油香扑鼻。
“娃,快来尝尝,妈今天加了自家晒的黄花菜,鲜着呢!”妈妈一边盛汤,一边笑着喊。
一大碗面,娃吃得直呼过瘾
面条下锅,几分钟就煮得筋道。盛到碗里,浇上一勺滚烫的红汤臊子,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黄花菜吸饱了汤汁,鸡蛋碎在汤里漂着,面条被红汤一裹,晶莹透亮。
贝贝端起碗,呼哧呼哧吸溜着,脸上冒着汗,嘴里却还不忘喊:“妈,这面太好吃了,比城里的啥方便面强一百倍!”
爷爷坐在炕沿,笑眯眯地说:“臊子面嘛,就是要酸香爽口,吃得满头大汗才叫痛快。”
一碗面里的乡愁
在西北,一碗臊子面,不仅仅是早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温暖了清晨的凉意,也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感受到了家的热乎气。
贝贝说:“我拍下这些面,不光是让大家看看咱西北的吃食,更希望朋友们知道,咱这儿的土麦子粉、黄花菜、胡麻油、土鸡蛋,都是农家人辛苦种养的好东西。多买点,不光自己吃得香,还能帮咱山里人把日子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