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又闹着要买玩具了,哭得稀哩哗啦、涕泪横流说到伤心处还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为为....什么...王珂茹的...妈、妈妈....总是给她买玩具?"说实话儿子玩具也是常常买的,必定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是儿子的泪水和追问,还是在我的心里留下了印痕,隐隐作痛。
思绪万千,遥想我小时候,娘每天都会早起为我做饭。物质匮乏无以为继的年代,周而复始重复着那几样清淡简单的饭菜。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娘用她的智慧和勤劳维持着艰难的岁月,尤其是那寒冷而漫长的冬季。总会有某个落雪的冬夜,因着寒冷和对美食的渴望侵蚀着我,我实在是想吃点特别的东西。轻轻靠近娘,便缠着娘问:“娘,明天早上吃什么饭?"娘边缝衣服一边回答说:“吃早晨饭。"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我连续追问了几次,娘的回答却一直没变。我深信我是娘肚子里的蛔虫,明天早上定然会吃上不一样的早饭。
现在想来,娘何尝不知道女儿的心思?娘可能会为了第二天一大早满足我的愿望而挖空心思;抑或也会被我的锥心之问而心雨涟涟;也可能让娘彻夜无眠。可第二天一大早,便可以吃上香喷喷的刀削面。其实佐料很简单:豆油爆香炒过的白菜和娘亲手和得比较硬的面。用平时切菜的刀对着锅里的开水,一刀刀削下去,有的厚,有的薄,有的圆,有的方,有的……总之不规则没有一块重样的。当那一碗"母爱牌"刀削面,热气腾腾地摆在我面前,我迫不及待地举箸夹起飞快地放到嘴里。由于吃得急,那填到嘴里的面片太烫,令我吐不出来咽不下去,只好用舌尖来回的在唇齿之间滑动,同时发出"哧溜、哧溜"的声响........娘在一边爱怜地看着我,脸笑成了一朵花:"慢点吃,别烫着!锅里还有。"尽管如此我还是用极短的时间,便将那碗饱含母亲深情的面,风卷残云般吃下了一大半,才放慢了速度细细品味。那确乎是至今都令我难已忘却的人间美味,面爽滑筋道,汤浓郁鲜香,白菜入口即化,舌尖与味蕾的双重满足,吃到嘴里感觉特别香,吃到肚子里感觉特别暖,吃完了感觉特别解馋特别满足。
那时年幼的我,没有细腻的心思,只是满足于唇齿之间于的味觉,并不了解娘的难。我并不曾夹起一片亲自送到娘的嘴里。但是在我的记忆里,娘永远是满足地看我吃完,或许那是娘最大的幸福。后来我长大了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尽量变换着花样给子们做各种可口的饭菜。我深知只有做母亲一样的母亲,传承母亲的德行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市面上各色小吃店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包括正宗的山西刀削面也开得热火朝天,我们终于吃上了正宗的刀削面。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正所谓"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每一根面都几乎一模一样,棱角分明,形似柳叶,入口爽滑筋道,面不松软,还加了丰富的佐料辅以高汤,可谓色、香、味、形俱佳,就连盛器都十分考究。尽管商家们为了招揽生意"八仙过海一一一各显神通。"力求做到食客们的满足,但是我还是觉得当年从未出过远门,也并未下过面馆的母亲,仅凭"刀削面"三个字自己自创的“母爱牌"刀削面更好吃,更有味,更令人难以忘却。
长久以来,虽然尝遍各地美食,但每每回忆起娘的刀削面,确乎还会口舌生津,意尤未尽。我喜欢儿时娘做的刀削面是一种情结,一种爱,一种回味。偶尔有闲暇时光,我用拙劣的文字在笔尖流淌,点点滴滴丰富自己,沁入心田分身于繁忙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