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秋,月饼商家们忙着推出新馅料和新包装的时候,不少年轻人却玩起了“食物改造”。他们把汉堡、蛋黄派、馒头这些日常食物塞进月饼模具,用力一压,就变成了带着传统纹样的“月饼”。这种新奇的做法在社交平台上吸引了许多人参与。
这股风潮中,最受关注的是“汉堡压月饼”。有人把整个小汉堡塞进模具,压出来的成品外表棕黄,还刻着“中秋”字样,不仔细看,边缘露出的牛肉和酱料几乎难以察觉。相关视频迅速走红,话题“月饼,饭缩力”也登上了热搜。“饭缩力”是最近流行的网络用语,指的是食物因为外观或心理作用让人食欲下降。有网友开玩笑说,汉堡被压成月饼模样后,好像一下子变得甜腻起来,让人不想吃了。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种调侃。喜欢传统月饼的人站出来反驳:“好吃的月饼多的是,不能一概而论”;也有人反问“难道汉堡本身就很开胃?我更喜欢自家做的那种有寓意的老式月饼”。还有人觉得,这种做法无非改变了形状,味道其实没变,只是心理上觉得“咸的变成了甜的”。
不只是汉堡,各种食物都被拿来“月饼化”。豆沙包压出经典花纹、蛋黄派拼成厚实“月饼”,连白馒头压完回弹,成了趣致的“白月饼”。一些美食博主还推出“一分钟月饼”教程,教大家用现成面包压模,简单又好玩。
手工爱好者们则进一步升级了做法。有人用切片面包包入馅料,压模后刷上蛋液,再用空气炸锅烘烤,让整个过程更有烘焙的仪式感。还有人把馒头碎和豆沙混合,压模再烤,成品既有月饼的样子和香气,又省时省力。
表面上看,年轻人是在用这种方式调侃市面上一些高糖高油的月饼,但背后其实是对节日仪式感的另一种参与。月饼作为中秋的象征,圆形象征团圆和满月,这个传统从宋代就开始,苏轼曾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形容它。尽管很多人不清楚这些历史细节,月饼的文化含义早已深入人心。
对于部分年轻人来说,传统月饼的口味也许不太合胃口,但他们仍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融入节日。就像上海一位年轻人说的:“这样既好玩,又有过节的感觉”。不愿意吃月饼的年轻人,正用创意爆改的方式,体验着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您怎么看【年轻人把汉堡压成月饼?中秋节的创意新玩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点赞!关注!转发给朋友!
下一篇:秋天适合饮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