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病科 贾晓玲
十一小长假期间,亲朋好友欢聚,美食盛宴不断,稍不留意就吃多。肉吃多、零食炫不停,肠胃便开始“闹情绪”,拉肚子、积食等问题纷纷找上门。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个看似很“土”,但消积食效果立竿见影的中医食谱方,让大家在尽享美食的同时,无后顾之忧。
01
苹果山楂水
食材准备:
苹果1个、山楂干15g、冰糖适量(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
制作方法:
1. 先把苹果洗净,削去皮、挖去核后切成小块;山楂干也洗净。
2. 将苹果块和山楂干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把水烧开,再转成小火,炖煮20~30分钟。
3. 等到汤汁变得浓稠,苹果也煮得软烂时,依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搅拌至冰糖完全融化即可。
功效原理:
苹果富含果胶,既能推动肠道蠕动,助力消化,又能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缓解腹泻症状。而山楂在中医领域是消食化积的良药,尤其是对肉食积滞的消化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脂肪类食物的分解与吸收。二者搭配,既能消食,又能调节肠胃功能。
02
白萝卜蜂蜜饮
食材准备:
白萝卜1根、蜂蜜2—3勺
制作方法:
1. 把白萝卜洗净,削去皮后切成细丝。
2. 将萝卜丝放进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20分钟,直至萝卜丝变得软烂。
3. 等汤汁冷却到温热的时候,加入2—3勺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功效原理:
白萝卜具有下气宽中、消积滞的功效,能够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蜂蜜则有滋阴润燥、润肠通便的作用,不仅能缓解因积食导致的大便干结,还能中和萝卜的辛辣味道,让饮品口感更佳。
03
焦米汤
食材准备:
大米100g
制作方法:
1. 大米淘洗干净,沥干水分。
2. 将锅烧热,倒入大米,用小火不停地翻炒。在翻炒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大米的变化,直到大米变成焦黄色,散发出浓郁的焦香味道。
3. 接着,往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30分钟,直到煮成浓稠的米汤。
功效原理:
大米经过炒焦后,部分淀粉转变成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少对肠道的刺激,从而缓解腹泻症状。同时,焦米还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对因积食引起的肠胃不适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04
鸡内金燕麦粥
食材准备:
鸡内金6g、燕麦片50g、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
1. 将鸡内金研磨成粉。
2. 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放入燕麦片,煮至燕麦片稍微变软。
3. 加入鸡内金粉,搅拌均匀,继续煮5~10分钟,至粥变得浓稠。
4. 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红糖,搅拌至红糖完全融化。
功效原理:
燕麦是高纤维食物,可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胆固醇吸收,起到刮油减脂的作用;鸡内金则能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帮助清理肠胃中的积食。二者搭配,对消食刮油通便很有帮助。
如果不小心吃多了,出现积食、拉肚子等情况,不妨试试以上这些简单又有效的食谱方。它们都是中医智慧的结晶,食材常见,制作方便,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