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饼、细荚花生、白蒲黄酒……新疆如皋村里这场中秋长桌宴,九旬支边老人吃着吃着就哭了
创始人
2025-10-07 12:48:36
0

“没想到在新疆还能尝到来自老家的现包藕饼,这是老家的味道,和我65年前离开如皋时,我娘做的一个味儿!”10月6日中秋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留县库尔德宁镇莫乎尔村的长桌宴上,92岁的支边前辈王振礼略带哽咽的嗓音里却满是欢喜与回味。

莫乎尔村,是一个由汉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构成的多民族村,现有各民族村民2000多人,汉族约占半数,其中80%是当年支边的如皋人及其后代。

明月出天山,天涯共此时。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恰逢国庆中秋“双节”同庆。江苏省如皋市融媒体中心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融媒体中心“心心向融”,经江苏援伊南通工作组引荐,以党建共建为引领,以亲情、温情为纽带,在莫乎尔村举办“雉水天山共明月 民族团结一家亲”中秋主题活动。

活动邀请莫乎尔村如皋支边前辈、少数民族和南通援疆人才干部、在疆如皋企业家代表欢聚一堂,看发展、续传承,品乡愁、赏圆月,忆初心、话未来。

烟火气里话团圆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过一个节、同吃一桌饭、同跳一支舞、同唱一首歌。寿乡名特产,地道如皋味。黑塌菜、香堂芋、下原蘘荷、细荚花生等来自“世界长寿乡”如皋土生土长的富硒食品热气蒸腾;丁堰脆饼、白蒲黄酒、玉免食品等带着如皋独特饮食记忆的名产应有尽有。

雉水风物与天山风味跨越山河,同桌相遇。新疆烤全羊、牛肉、手抓饭、大盘鸡等色泽诱人、香飘满院。长桌中央一盘盘分别产自如皋、伊宁两地的石榴,颗颗紧紧相拥,像极了此刻团聚的各族亲人。

心若紧相连,情如藕丝长。哈萨克族村民暑兰、维吾尔族村民苏毕衣第一次学着包藕饼,边学边听如皋支边人丁忠杰讲如皋习俗:“如皋人过中秋节都要包藕饼,莲藕莲藕嘛,盼着大家相亲相连,圆圆满满呢!”

非遗寄乡情,文化续根脉。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向莫乎尔村赠送如皋非遗唐妈妈香囊、蔡氏面塑、如皋剪纸等非遗礼品和落户如皋的全球知名企业南通斯密特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天文望远镜。今年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央代表团,向新疆赠送的纪念品中,天文望远镜就是由该企业研发生产。

“如伊一家亲,天涯若比邻。赠送天文望远镜寓意深远,希望莫乎尔村的乡亲们能透过望远镜,看见万里星月和更美好的未来,也进一步拉近两地距离,记住这份跨越山河的牵挂。”如皋融媒体中心主任王贞慧说。

大烤馕端上长桌,援疆干部、支边前辈、少数民族代表围坐一起,大家“同心同月”共品团圆馕。随后,如皋城市专题片、两地美食分享、支边故事讲述轮番上演。

视频连线环节,莫乎尔村支边前辈与如皋亲属隔空相见。“姐,老家的向阳桥还在呢!你还记得当时你带我在桥上捉萤火虫吗?”“怎嘎记不得呢?你可晓得哦,我们才到新疆时,公社就叫向阳公社,提到向阳公社我就不由得想到老家的向阳桥,想到父母和你们兄弟姐妹啊。”

久远的记忆,未改的乡音,永远的亲情……屏幕两端的欢声笑语晕染出跨越山海、骨肉相连的温馨底色。

夜幕降临,明月初升。伊宁县融媒体中心带来的新疆歌舞点燃全场,如皋杖头木偶非遗表演引得阵阵喝彩。

全体人员共唱《歌唱祖国》,歌声与月光交织,石榴籽的清甜在舌尖散开,这一刻,雉水与天山的距离不再遥远,各民族的情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成为莫乎尔村中秋夜最美的风景。

党建红温暖支边情 戈壁滩崛起“如皋村”

夜色如水,月光为拓荒者曾经挥洒汗水的土地镀上一层柔和的银霜,仿佛为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披上了一件温柔的外衣。老一辈援疆人娓娓道来,那些关于奋斗、坚守与希望的故事,缓缓流淌进每个人的心田,化作永恒的记忆印记。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1960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241名如皋县戴庄乡【现江苏省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北街道)】青年怀揣“为国戍边、建设边疆”的赤诚,从雉水大地如皋,奔赴新疆,扎根莫乎尔村。作为莫乎尔村的首任党支部书记,王振礼团结带领支边青年和少数民族群众开启了屯垦戍边、改天换地的奋斗史。

他们把当年如皋“誓让高沙变良田”治沙改土的精神火种移植到莫乎尔村的戈壁滩上,白天挥镐开荒、修建水渠,夜晚围坐煤油灯学习党的政策、谋划生产,用双手将荒滩戈壁改造成良田沃野,把党的旗帜牢牢插在屯垦一线。

“我年轻时当过兵,来新疆前在如皋参加过治沙改土大会战。如皋当时治沙改土的口号是‘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高沙变良田’,来到新疆垦荒,我们把如皋治沙改土的精气神带过来了,喊出‘戈壁滩变大粮仓,喜看棉菽千重浪’的口号。”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也是用来回忆的。

“那时候没有机械,挖渠全靠手挖肩扛。手冻得拿不住铁锹,虎口渗出了血,哈口气接着干。” 王振礼老人的讲述里,满是老一辈支边人的发愤图强与坚韧不拔,“党组织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一代接着一代干,才有了现在别名‘如皋村’的莫乎尔村。”

如今,莫乎尔村已成为多民族和睦聚居的幸福家园,村里的“如皋路”“如皋精神薪火相传”文化墙,仍诉说着这段跟党走、建边疆的峥嵘岁月。

天山脚下月色浓石榴颗颗映同心

亲情在月光下流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念悄然传递。

江苏援伊·南通工作组医疗援疆领队、伊宁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建锋已是第二次援疆,2010年他初到伊宁县时,便扎根基层开展医疗服务;2023年,他再次主动请缨,带领医疗团队开展义诊、带教本地医生,填补县域多项医疗技术空白。伊宁县人民医院正式挂牌“南通大学教学医院”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开设“南通大学医学院伊宁县在职研究生班”,同时签订“南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与伊宁县人民医院外科系统党支部结对共建协议”,通过教学、科研与党建融合,全方位提升本地医疗人才能力与水平。

“今天参加这次活动,感慨良多。老一辈支边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硬是把荒凉戈壁建成幸福家园,各位前辈是我们的引路人。”张建锋坚信,“有党的好政策保驾护航,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奋斗,新疆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咱们莫乎尔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如皋援疆教师丁帮琴分享了“用知识点亮新疆孩子梦想”的支教故事和心路历程,她表示:“我来自教育之乡如皋,我的使命就是把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带到新疆,让孩子也能享有高质量的教育。现在孩子们学业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本地老师也能独立设计优质数学课,我觉得所有付出都值了。”

从课堂教学到教研引领,从师生结对到青蓝帮扶,丁帮琴把援疆使命融入每一个教学细节,用汗水与热情在伊宁的土地上播撒教育的种子,让苏伊同心的教育之花在边疆绚丽绽放。

在疆如皋企业家代表王建卫深受触动:“我们商会近百家企业,都应该以支边援疆人为榜样,薪火相传,接续奋斗。不仅要把企业做好,更要助力民族大团结。”

月光下,中秋宴仍在继续,央视中秋晚会的歌声与众人的欢笑相融。“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中秋。”王振礼老人望着满院的欢声笑语,十分欣慰,“不管是如皋还是新疆,都是我们的家,跟着中国共产党,日子肯定越来越红火!”

通讯员 管永志 谢 康 张晶晶 朱 颉 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丁宏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陕西:舌尖上的文化传承 团圆馍... “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安烙饼庆团圆。”当中秋遇上国庆,一种独具特色的节庆美食——“团圆馍”,正悄然诉说...
原创 就... 今天来一道特别简单的菜,食材都是常见的,而且是纯素的,但是口味略重一些,用来偶尔换换胃口也是不错的,...
掌上酒水:酒水的互联网革命正在... 指尖轻触屏幕,千里外的窖藏佳酿次日达;直播间里酿酒师现场开坛,百万网友云品鉴——这场由互联网引发的酒...
交城空心月饼:炉火燃乡愁 酥香... 中秋节期间,在交城的大街小巷,一缕缕浓郁的酥香随风飘散,唤醒了人们对团圆的期盼。这款传承五百年的空心...
原创 秋... 别光盯着牛羊肉了,这宝贝才几块钱一斤! 说实话,我以前一到秋天也总想着炖牛肉、煲羊肉汤,直到上个月碰...
原创 唐... 唐山特色美食融合了冀东沿海的鲜美与北方内陆的豪迈,兼具烟火气与文化底蕴,口味丰富多样,极具地方辨识度...
月光饼:承载团圆记忆的传统中秋... 中秋节即将来临,你是否想起了那一口香甜的月光饼? 月光饼,这种以糯米为主料的传统糕点,承载着多少...
原创 国... 导读:国庆家宴:教你5道自制佳肴,告别预制菜,待客有面子! 国庆佳节,举国同庆,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
平价、健康与文化月饼走红 北京... 10月6日是中秋节。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多家市场发现,一些月饼礼盒已在线下渠道出现断货情况,部分还在售...
速看!资深酒友私藏清单!5款“... 冰镇后杯壁挂满水珠,一口下去,疲惫瞬间缴械投降。 累成狗的下班时光,一头栽进沙发,手指划拉着手机追剧...
神木美食:藏在陕北烟火里的硬核... 在陕西北部的黄土高原与草原交界地带,神木的美食像极了这座城的性格——既有塞北的豪迈浓烈,又带着农耕的...
原创 曼... 拉什福德,曼联租借到巴萨后,在西甲迎来了他的首粒进球,但巴萨最终以1-4输给了塞维利亚,未能带回胜利...
原创 欧... 随着NBA季前赛的开始,新赛季也悄然临近,休赛期终于接近尾声。今年的休赛期对很多球迷来说是相当漫长的...
原创 业... 中超休战期间,中甲联赛迎来了最后阶段的激烈对决。广西平果和重庆铜梁龙这两支球队的比赛充满了戏剧性,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