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手抓饼,以其千层百叠、层如薄纸、酥脆掉渣的口感而深受喜爱。家庭制作的核心在于“油酥”的制作和折叠手法。
和面与醒面是基础。 中筋面粉中加入少量盐,倒入温水,用筷子搅成絮状,再揉成光滑的偏软面团。面团揉好后,表面刷一层油,盖上保鲜膜,至少醒发半小时以上。充分的醒发能让面筋松弛,延展性变得极好,为后续抻拉打下基础。
制作油酥是关键。 取一小碗,放入少量面粉,加入椒盐、五香粉等调料。将食用油烧热后,缓缓浇入面粉中,边浇边搅拌,调成稀稠适度的糊状,这就是油酥。它是饼胚起层和酥脆的秘密武器。
折叠与整形是创造层次的核心。 醒好的面团不要揉,直接分成剂子。取一个剂子,在抹了油的案板上,用手将其按扁,然后用擀面杖擀成一张薄薄的大面片,越薄越好。在面片上均匀地涂上一层油酥。然后,像折扇子一样,将面片从一端开始,向前折起,形成长长的条状。用手抓住长条的两端,轻轻将其抻长。再从一端开始,将长条盘卷起来,形成一个圆饼状,将收口压在底部。全部做好后,再松弛十分钟。
烙制是成就口感的最后一步。 将卷好的饼胚轻轻擀成圆饼。平底锅或电饼铛刷薄油,烧热后放入饼胚,中火烙制。待一面定型、出现淡黄色斑点后,翻面。烙制时,可以用铲子和筷子不断地从饼的四周向中间推挤,这样有助于层次散开。烙至两面金黄酥脆,即可出锅。
刚出锅的手抓饼,用筷子一夹,层层分明,外皮酥脆,内里柔软,咸香可口,空口吃或搭配鸡蛋、火腿、生菜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