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江西人,湖南人,四川人,安徽人,福建人,从小吃到大的油,其实并不是大豆油,也不是花生油,而是山茶油。
在我的记忆里,每年到了国庆节或者是寒露时节前后,便是全家人一起上山,背着竹篓或者是袋子,去采摘茶油籽的时候。
将采摘下来的茶油籽,放在太阳下晒干,然后去壳,将晒好的茶油籽拿去油厂进行榨油,山茶油做好之后往往会油炸各种美食,来犒劳辛苦的家人。
山茶油被誉为是“油中黄金”,营养丰富,很多年前山茶油非常火爆,但如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曾经受人追捧的山茶油,为何如今很少人吃了?第3个原因太扎心了。
1、价格太贵。
我们走进任何一家超市,货架上都摆满了各种食用油,一般一桶5升左右的调和油价格不到60块钱。
就算你自己买花生,去榨油厂进行榨油,那么划算下来,一斤花生油的成本也才15块钱左右,但是一斤山茶油的价格最少60块钱以上,有的地方甚至100以上。
如果一家三口,每个月吃掉5斤油,使用普通的调和油一年花费大概700块钱左右,但如果吃的是山茶油,那么就得花费3600元。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山茶油的价格实在是太贵了,虽然山茶油很好,但是在拮据的家庭预算面前却无力支撑。
2、山茶油的味道很多人吃不习惯。
山茶油自带一股特殊香气和淡淡苦涩,这种风味在老辈人眼中是“正宗”的标志,却难被年轻一代接受。
我小时候喜欢吃山茶油蒸饭,我给孩子也做了一下,结果孩子品尝后却说有一股草药味,说很难吃,山茶油蒸饭他再也不肯吃了。
相对于花生油,菜籽油而言,山茶油的味道过于独特,吃起来有一丝苦涩,如果没有吃习惯的人去吃山茶油,还真的会很不适应。
3、以次充好现象严重。
如今山茶油其实超市也有,但是超市的山茶油其实是调和油,也就是说放了一点点山茶油,掺杂其他油进去,根本就不是纯正的山茶油。
所以很多人根本不会去超市买山茶油,一般会经过别人介绍去买,但是私人的山茶油也是以次充好现象严重,也会掺杂其他的油进去,如果不是专业的人,根本吃不出来。
山茶油市场缺乏统一标准和有效监管,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当人们花大价钱却屡屡买到假货,最简单的应对方式就是彻底离开这个市场。
4、产量低。
跟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这种动辄数千万吨的年产量相比,全国山茶油年产量不足50万吨,占比不到食用油总产量的1%。
其实山茶油之所以产量低是因为山茶油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因为山茶油不像花生油,菜籽油每年播种就可以收获。
山茶油是依靠成年的山茶树结出茶油籽,而且山茶树的成长完全是靠天吃饭,一年收成好,隔年收成就会比较低,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化。
而且山茶油的出油率其实并不高,10斤茶油籽也出不了一斤山茶油,而且山茶油基本上位于丘陵地带,采摘完全靠人工,这种低效率的生产模式,决定了山茶油永远无法在价格上与其他食用油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