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声】——非遗传承人刘燕京:让山西面食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创始人
2025-10-24 21:23:09

代表风采

一碗面,传承四代匠心

一份责,履职万家心声

市十五届人大代表刘燕京,长治餐饮行业的领军人物,也是山西面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四代传承人做客《代表之声》栏目,畅谈履职心得与行业展望。

从非遗传承到履职为民

作为深耕餐饮行业二十余年的“老餐饮人”,刘燕京代表将自己的履职重点与专业领域紧密结合:“我主要聚焦三个方向——山西面食非遗的传承与创新、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基层民生服务。这既是我作为传承人的本分,也是作为人大代表的责任。”

履职故事:一场挽救“老手艺”的调研

2024年,他牵头开展的“长治面食非遗传承现状”专项调研,覆盖全市4个区县、30余家传统面馆与非遗工坊。

在壶关县,几位身怀“空心挂面”“抿尖”绝技的老艺人面临技艺失传的困境。“老师傅们年纪大了,缺乏资金支持,年轻人不愿学,手艺传不下去。”这一幕让他深受触动。

通过推动部门数据共享、组织多方座谈,最终形成《关于加强山西面食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提案》,成功将非遗传承培训纳入地方技能培训补贴范围,为老手艺找到了新出路。

倾听民声:“三件法宝”搭建民意连心桥

为畅通民意渠道,刘燕京代表总结出“三件法宝”:

· “铁脚板”:每月两次深入社区商户

· “座谈会”:每季度组织行业交流

· “连心线”:通过社群与意见箱随时互动

未来展望:让老手艺拥抱新时代

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

· 调研早餐工程,开发营养平价产品

· 引导行业绿色转型

· 搭建“长治非遗面食线上平台”

代表承诺:

“我会继续每月走访不少于20位群众和商户,定期公示履职情况,接受大家监督。”这是他对选民的郑重承诺。

代表心声:

“以非遗传承之匠心做美食,以人大代表之担当践初心。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建立一套涵盖人才培养、资金扶持、品牌推广的山西面食非遗传承发展体系,让传统技艺真正活在当下、走向未来。”

记者:赵秀云、娜娜

编辑:赵 亮

审核:刘 娟

监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塑心学堂 | 你的心脏“保护盾... 【塑心学堂】用心呵护生命,用爱延伸服务,广东省中医院张敏州教授率领团队打造,定期推送心脏和急危重症相...
原创 秋... 导语:秋天,最该吃的不是萝卜,而是它!高钙高钾高蛋白,随手炒,真下饭 秋天的早晨,老家院子里的篱笆墙...
原创 有... 有5种面条不能买,面条厂工人都不会吃,看完以后要避开,别踩坑 周六傍晚,超市灯火通明,我推着购物车在...
韭菜鸡蛋饼:一口就爱上的家常美... 家人们,我跟你们说,我妈做的韭菜鸡蛋饼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天花板!每次这饼一出锅,那香味嗖地一下就钻进我...
来红河甩米线 有人说,人的一生就是会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反复爱上红河的米线。 可以是过桥米线。荤素搭配的食材,土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