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
一碗面,传承四代匠心
一份责,履职万家心声
市十五届人大代表刘燕京,长治餐饮行业的领军人物,也是山西面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四代传承人做客《代表之声》栏目,畅谈履职心得与行业展望。
从非遗传承到履职为民
作为深耕餐饮行业二十余年的“老餐饮人”,刘燕京代表将自己的履职重点与专业领域紧密结合:“我主要聚焦三个方向——山西面食非遗的传承与创新、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基层民生服务。这既是我作为传承人的本分,也是作为人大代表的责任。”
履职故事:一场挽救“老手艺”的调研
2024年,他牵头开展的“长治面食非遗传承现状”专项调研,覆盖全市4个区县、30余家传统面馆与非遗工坊。
在壶关县,几位身怀“空心挂面”“抿尖”绝技的老艺人面临技艺失传的困境。“老师傅们年纪大了,缺乏资金支持,年轻人不愿学,手艺传不下去。”这一幕让他深受触动。
通过推动部门数据共享、组织多方座谈,最终形成《关于加强山西面食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提案》,成功将非遗传承培训纳入地方技能培训补贴范围,为老手艺找到了新出路。
倾听民声:“三件法宝”搭建民意连心桥
为畅通民意渠道,刘燕京代表总结出“三件法宝”:
· “铁脚板”:每月两次深入社区商户
· “座谈会”:每季度组织行业交流
· “连心线”:通过社群与意见箱随时互动
未来展望:让老手艺拥抱新时代
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
· 调研早餐工程,开发营养平价产品
· 引导行业绿色转型
· 搭建“长治非遗面食线上平台”
代表承诺:
“我会继续每月走访不少于20位群众和商户,定期公示履职情况,接受大家监督。”这是他对选民的郑重承诺。
代表心声:
“以非遗传承之匠心做美食,以人大代表之担当践初心。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建立一套涵盖人才培养、资金扶持、品牌推广的山西面食非遗传承发展体系,让传统技艺真正活在当下、走向未来。”
记者:赵秀云、娜娜
编辑:赵 亮
审核:刘 娟
监制:章 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