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了,豆沙包的“豆”居然是土豆的“豆”?!
创始人
2025-11-09 18:02:20

前段时间,一个关于“豆沙的豆是土豆的豆”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起了很多讨论,在视频中,制作者将土豆蒸熟捣泥,再加入糖和少量红小豆、食用色素和香精,搅拌均匀后,竟然和纯豆沙相差无几。

网友惊讶地评论:“难怪自己在家复刻不了外面卖的豆沙馅儿,原来豆沙是把土豆杀了……”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01

为啥用土豆做豆沙?

土豆是茄科茄属植物马铃薯的俗称,它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被人类驯化和食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蔬菜之一。16世纪下半叶,土豆传入欧洲,以其高营养、高产量、易于种植的优势,开启了它的全球传播之旅。

今天的土豆,正在逐步实现从蔬菜到粮食的“跨界”,种植量已经和小麦、水稻、玉米比肩,位列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这与它的块茎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特性有关。

土豆块茎约含15%-20%左右的淀粉,其中支链淀粉的含量远高于直链淀粉,通常占淀粉总含量的63.4%-88.6%,一些品种土豆的支链淀粉含量甚至将近100%。

土豆淀粉具有颗粒大、糊化温度较低、吸水膨胀性强的特性,与红小豆淀粉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混合在一起后很难区分,还有助于提升豆沙的细腻顺滑口感,实现以假乱真的“出沙”效果。

那其它富含淀粉的薯芋类为什么不用?

因为和自身具有明显甜味的红薯相比,土豆几乎没有味道,和红豆搭配不会“抢镜”加入红豆味的香精和糖之后,就更不容易被发现了。

芋头、山药的黏液中含有草酸碱,外皮中含有皂角素,加工的难度比土豆要大得多。

最重要的是,土豆在各地种植广泛,价格低廉,作为添加物成本是最低的。如果吃了这种“土豆沙”,只要添加的土豆没有出现变质、发芽等情况,并不会造成健康风险。

02

土豆:好吃是一种天赋

土豆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约占1.5%,相比其它植物所含的蛋白质更容易消化、吸收,还富含谷类作物通常缺乏的赖氨酸。土豆含有钾、钙、磷等矿物质,特别是钾含量比较高,达到484毫克/100克,有降低血压、提升心肌功能的作用。

土豆所含的维生素种类也较为丰富,蒸土豆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可达30毫克/100克,烤土豆的维生素C含量为15毫克/100克。土豆富含淀粉的特性,让它所含的维生素C更为稳定,这是由于淀粉中的谷胱甘肽有助于保护维生素C免受氧化。土豆中所含的维生素B6还有助于改善忧郁症状,如果心情不好,或许可以试试吃土豆让自己开心起来

对有减重需求的人来说,土豆无疑也是一种友好的食物。它几乎不含脂肪,却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肠道蠕动,增强饱腹感。熟土豆放凉后,一部分淀粉会转化为抗性淀粉,它无法像普通淀粉那样在小肠中被消化,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稳定,产生的热量也更低。

但说到土豆食品,最受欢迎的当属炸薯条和类似的炸薯饼、炸土豆片,很少有人能抵御它们的诱惑。原本平淡无味的土豆。油炸后却变得分外香酥,奥秘仍然在于它的高淀粉含量。在高温的油锅里,淀粉中的糖分子发生焦糖化反应,不仅让薯条出现诱人的橙黄色泽,还会释放出香味。

热油也能快速将薯条内部的水分锁住,让它的内里口感柔软粉糯。但是,油炸土豆虽好吃,却不能忽视它的高热量、高油脂含量。而且,高温也会让维生素大量分解,并让淀粉生成有致癌风险的丙烯酰胺。这让土豆失去了原本的营养优势,只剩下让人变胖一条路径了。

03

土豆的健康吃法(但很多人不爱)

土豆固然好,要吃得健康却有讲究。科学的食用方法推荐每天吃100克采取蒸、煮、带皮烤做法的土豆,最好用冷却的熟土豆替代一部分白米饭、白面馒头的摄入。如果把土豆炖得入口即化或是捣成绵密的土豆泥,会大大增加土豆的升糖指数(GI值),有控制血糖需求的人不适合这么吃。

把切好的土豆丝、土豆片泡在水里,可以洗掉一部分淀粉,让口感爽脆,不要泡太久,会造成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哦。

04

土豆:伟大的食物

总的来看,土豆真的是一种完美的食物,土豆丝好吃、土豆块好吃、土豆泥好吃、土豆片好吃;煎着吃、炸着吃、烤着吃、炒着吃都好吃;薯条好吃、薯饼好吃、焗土豆好吃;撒盐好吃、加孜然好吃、蘸辣椒也好吃。甚至做豆沙也好吃!

当然赞美土豆的同时,我们也要记得合理搭配饮食,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所有的食材本身都是好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吃法和食用量。

参考文献

[1]邬婷,林秀贤,陈野,等. 微量双波长法测定马铃薯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 46 (11).

[2]Tong, C., Ma, Z., Chen, H., & Gao, H. (2023).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potato starch structure, function, bio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Food Frontiers, 4, 980–1000.

[3]杜双奎;于修烛;问小强;王青林;张国权.红小豆淀粉理化性质研究[J].食品科学,2007(12).

[4]王万兴,王秀丽. 你不知道的蔬菜冷知识——土豆不“土”[J]. 中国食品安全, 2025, (06): 79-80.

[5]张淑梅,李丽霞,王燕. 土豆的营养价值及在饮食中的科学摄入[J]. 科学生活, 2025, (07).

策划制作

作者丨瑶华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

策划丨符思佳

责编丨符思佳

审校丨徐来 张林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红... 这篇经济评论分析奶茶和咖啡在最近几年特别流行,满大街都是各种品牌的店铺,新品迭代的速度非常快,这就有...
山药和苹果的完美搭配,不加一滴... 大家好,我是馋猫!老辈人常说山药养脾胃、苹果能开胃,把它们搭着做食疗特别好。今天分享一款苹果山药红枣...
包菜与鸡蛋的奇妙邂逅:一道家常... 清晨的菜市场总藏着生活的诗意。当圆滚滚的包菜裹着露珠在竹筐里打盹,金灿灿的鸡蛋在纸盒里排排坐,这场跨...
原创 一... 要说家常下饭菜里的“米饭杀手”,辣椒面筋必须拥有姓名!软乎乎的面筋吸饱了鲜辣汤汁,咬一口汁水迸发,咸...
娃娃菜炖粉条 :一锅炖出满屋香... 刚揭开锅盖那一瞬间,香气“唰”地扑面而来——娃娃菜的清甜、粉条的柔润、火腿肠的焦香,在热腾腾的汤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