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0 日,CPE 源峰和汉堡王母公司 RBI 官宣战略合作,成立 “汉堡王中国” 合资公司。CPE 源峰砸3.5 亿美元拿下 83% 股权,计划在2035年把门店从 1250 家干到 4000 家以上。而早在几个月前,RBI 刚花 11.5 亿元收回 TFI手里的全部股权,提前 8 年终止特许经营权。
图片来源网络
这波操作可以说是RBI 的 “断臂求生”。要知道,2012 年之后汉堡王中国一直由特许经营商 TFI 打理,但效果显然没达到预期。截至 2025 年初,门店数才 1250多家,而肯德基都破万家、麦当劳也超 7000 家了。甚至在今年上半年关停了 170 多家店,门店总数从 1474 家掉到 1300 家左右。
再来看看CPE 源峰,这家投资方不仅投过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这些消费圈顶流,在连锁餐饮领域累计砸了 100 亿,手里攥着供应链、数字化、下沉市场的全套资源。这次3.5亿美元注资,明确要砸在菜单创新、数字化升级和门店扩张上。20年独家开发权+83%控股,相当于把汉堡王中国的“方向盘”彻底交给了本土资本。
图片来源网络
同样是外资快餐,肯德基、麦当劳为什么能稳住万店规模?核心差距在 “本土化” 和 “数字化” 这两大块。
从菜单创新上看,肯德基早餐卖豆浆油条、正餐有川香嫩牛五方、节日出月饼粽子,本土化产品占比超 30%,甚至会根据南北口味调整辣度。麦当劳虽然保守点,但也会出皮蛋瘦肉粥、麦辣鸡翅,还会搞季节限定(比如樱花味甜筒)。再看汉堡王,这么多年主打还是 “皇堡 + 薯条”,新品频率只有肯德基三分之一。
再看数字化运营,肯德基有APP + 小程序分早餐、宅急送、会员专属通道,付费会员有免配送费、专属折扣,免费会员能攒积分兑换产品,甚至还出了适配老年用户的 “极简版” 小程序。麦当劳甚至是直接花 3 亿美元收购 AI 公司,搞数字化菜单板(根据天气、客流推荐产品)、AI 语音点餐。而汉堡王的数字化还停留在 “基础功能”:APP 只能点餐、领优惠券,外卖全靠第三方平台。
最后看门店扩张方面。肯德基早就瞄准三线及以下城市,2025 年要进 1100 个新城镇,开社区小店降低投资门槛,快速抢占下沉市场。麦当劳虽然之前聚焦一二线,但现在也在稳步下沉,5000 家低线城市门店的目标很明确。汉堡王呢?早期跟着肯德基、麦当劳挤一二线商圈,后来又盲目跟风下沉,但既没有适配下沉市场的低价产品,也没有高效的供应链支撑,结果很多门店要么没客流,要么不赚钱,只能关停。
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 CPE 源峰接手,汉堡王中国的 “牌面” 其实不错:有全球知名品牌 IP,有 3.5 亿美元的资金,还有本土资本的资源加持。但现在中国快餐市场已经是 “红海”,肯德基、麦当劳的优势已经固化,本土品牌还在疯狂内卷。汉堡王中国想从 1250 家冲到 4000 家,平均每年要开 275 家店,还要保证盈利,难度不小。这波 “本土资本 + 全球品牌” 的组合能不能成功,可能要等 3-5 年才能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