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菜篮子科普
前一阵子,我在网上买了几斤菱角,把它煮熟了,闲来无事嗑上几个,惬意得很,那味道香甜,像是栗子和芋头的结合体,口感粉糯。也有不喜欢它的人会说像是一股脚丫子味儿,我周围甚至有不少北方朋友还没有吃过它。
但更多的人对菱角知之甚少:它是长在哪里的?水里还是泥里?它的植株长什么样子?是怎么生长的和繁殖的?是我国的本土农作物吗?都有哪些好吃的品种呢?除了煮着吃,还可以怎么吃?今天让我们一探究竟。
自带“救生圈”的神奇植物
菱角也叫做水栗、菱实、芰(jì)实等,属于千屈菜科菱属(Trapa),是一年生水生植物。
植株的样子很像一种叫做黄花菱的水草(也叫做水上烟花、菱叶丁香蓼),虽然形似,名字也带有菱字,但是这两个没啥关系哈。
黄花菱属于柳叶菜科丁香蓼属,花为黄色,当然也不会长出菱角来。
菱角的叶有两种,一种为浮水叶,形成莲座状菱盘,叶片菱形,旋叠状,表面深亮绿色,背面绿色带紫,叶边缘有小锯齿,其叶柄中部或上部会膨大成海绵质的气囊,像个救生圈一样为植株提供浮力,使其漂浮在水面;另一种为为沉水叶,叶小且早落。
菱角的根有两种,一种是着泥根,呈细铁丝状,扎入水底淤泥中,主要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另一种是吸收根,呈羽状细裂,裂片丝状,主要负责从水中吸收养分。
菱角的花很小,白色,腋生,花瓣4片(上图)。大多数是夜晚开放,白天关闭,也叫做月亮花。
顺带说一句,喜欢逛博物馆的朋友可能见过古人用的菱花镜,多为八角或者六角的,咦?这和真实的四瓣菱花并不符呀。
这主要由于当光照铜镜上,再反射到墙上的光影形状像是菱花的轮廓,即所谓的“照日则壁上菱生”,是联想而非写实的造型。
菱角的果是在完成授粉后,子房便沉入水中,慢慢发育,最终成为我们吃的菱角。菱角垂直生长水中植株下面,必须全株翻过来才可以看得见。
菱角的成长
菱角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适宜在淤泥深厚、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湖泊或沼泽中。菱角一般选择在清明前后通过种子种植。
选种和催芽
菱角种子用的就是我们吃的菱角,日常食用的菱角肉就是它的种子,坚硬的外壳则是保护种子的果皮。
种子要选取果实饱满、皮色深、壳薄肉厚且没有病虫害的老菱角,并进行催芽,待菱角的种芽长到1厘米左右时进行播种。
生长阶段
菱角的根须会扎入水底泥土,吸收水分和养分,随着菱苗生长,会逐渐长出浮水叶片,迅速蔓延,形成 菱盘。在茎叶生长到一定程度后,通常在4-8月,会开出小巧的白色花朵。
花落后,开始在水下形成果实。大多数初生的菱角呈绿色,随着成熟逐渐变深,例如暗红色或黑色。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通常需要20-30天。
采收菱角
采收菱角通常会在清晨或傍晚,农民都是轻提菱盘,轻摘菱角,避免损伤植株。整个采收期需分6-7次进行,大约一周天采收一次,通常是第三、四次采收时划定留种区域,之后不再采摘,等待约20天后集中采收老熟的菱角作种。
早熟品种约在8月中旬至8月下旬成熟,中熟品种在9月上旬至9月中旬,晚熟品种则要到9月底至10月初才能成熟。
菱角到底有几个角?
菱角按照角的个数分,市面上常见的有两角菱、四角菱和无角菱。为啥角还不一样多呢?
这主要与菱花有关。菱花有4片花萼片,花朵受精后花萼不脱落时会随着果实发育膨大成刺状最后成角。
所以当4片花萼片全保留发育成刺突时为四角菱,2片花萼片脱落就发育成两角菱,花萼全部脱落就成了无角菱。
两角菱在古代被称为“菱”, 两个肩角左右对称,形似牛角。比如乌菱,嫩果皮是青绿色,成熟时壳黑色,淀粉含量高,我吃的菱角都是长成这个样子的。
三角菱、四角菱古时候叫做“芰”。四角菱有2个肩角和2个腰角,肩角略向上斜伸,腰角细长下弯。比较有名的有邵伯绿菱,水饺形,鲜菱果皮淡绿色,绿中泛白,又因形似羊角,俗称“羊角青”。水红菱又称“苏州红”,“雁来红”,脆嫩多汁,味甜。
野生菱中四角菱也较多,其中四角刻叶菱已被列为国家Ⅱ级濒危植物。
无角菱目前自然种只有南湖菱一种,又名圆菱、和尚菱,产于浙江嘉兴南湖。以其果实无角、壳薄、味美、营养丰富而闻名,一般以嫩菱鲜食为主。易于落果,果实成熟必须及时采收。
菱角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其中太湖地区的菱角最为有名。
菱角可以怎么吃?
不少人只知道煮着吃,那就太单调了,因为菱角可以炒着吃,比如素炒菱角,菱角炒肉等。
可以作为甜品,比如菱角糕,菱角羹,菱角酥等。还可以炖汤和熬粥。
菱角的嫩茎与叶柄也可以吃,嫩茎叫做菱角秧子,是植株水上部分的幼嫩茎蔓,质地脆嫩,带有清香。叶柄的气囊被称为菱角泡子,口感绵软,都可以凉拌、腌制、炒着吃。
菱角的进化
菱属植物在欧洲、亚洲都有分布,但是欧洲的菱角都为野生菱角,未有大规模人工栽培的,栽培的主要集中在我国和印度。
大约100万年前,菱的祖先分化为欧菱和细果野菱两个物种。野生欧菱有二倍体和四倍体之分,其中二倍体是原始类型。大约20-30万年前,气候动荡导致野生二倍体欧菱与细果野菱杂交,产生四倍体欧菱。栽培菱角起源于长江流域的二倍体欧菱,其驯化发生在新石器时代,与考古和文献证据一致。到了南宋,栽培菱角得到进一步改良,产生诸如乌菱等特色品种。
菱角含有优质的蛋白、多种人类必需氨基酸、丰富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对我们的健康大有益处。没有吃过的小伙伴可以去试试,也许你也会爱上它的味道呢,不过不论鲜菱角还是老菱角,记着都不要用生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