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老年人心里,吃饭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主食一直都占着餐桌的主角位置。然而随着年纪增长,血糖问题慢慢浮现,不少人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吃错了东西。
尤其是馒头,人们总觉得它白白的软软的,吃起来也没什么味道,难道真的会让血糖一下子升上去吗。于是近来医生反复提醒,主食确实会影响血糖,而且有三种主食,老年人最好少吃,不是不能吃,而是要适量且有方法地吃。
因为身体代谢减慢以后,每一口吃进去的东西,都会在血糖上有痕迹,特别是血糖偏高的人,更要注意这一点。
首先,馒头的确属于升血糖比较快的主食类型,这一点基本没有争议。馒头属于白面制作,精加工达到很高的程度,膳食纤维几乎没有保留。因此,在吃下肚之后,消化速度会很快,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让血糖上升得明显。
医生曾做过一组数据分析,馒头的血糖生成指数(GI)大约在70-85之间,属于高GI食物,而高GI意味着血糖会快速飙升,而且身体要分泌更多胰岛素来处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经常空腹吃馒头或者一次吃太多,血糖就像坐滑轮一样迅速增高,对血管造成压力。再者,有些人喜欢配点甜豆浆、粥等一起吃,这样叠加起来的影响就更明显。
尽管馒头是很多老年人习惯了几十年的食物,但如今身体条件变了,吃法也必须跟着调整。不是让完全不吃,而是减少频率、减少量,同时加点蔬菜、蛋白质一起吃,让血糖升得慢一点。
然而馒头并不是升血糖最快的那一个,有两种食物更让医生担心。比如说,人们常吃的粘性大的白米饭。很多老人喜欢熬得特别软、特别粘的米饭,认为这样好消化,殊不知粘稠的米饭淀粉结构更容易迅速分解,血糖同样会快速上涨。
有研究显示,一碗粘性米饭(约150克)能让血糖在餐后30分钟内提升超过50mg/dL以上,如果本来血糖就偏高,这个变化就可能让身体很吃力。同时米饭的GI值一般也在70以上,尤其是精白米制作,更缺少纤维。
尽管味道好、吃着舒服,一不小心就多吃几勺,结果肚子变大了、血糖上去了,身体却没变强。很多人觉得米饭不像甜食那么危险,错就错在这种“不当回事”的感觉。
因为米饭每天都会吃,一天两顿甚至三顿,这种频率累积的影响特别大。医生提醒,同样的米饭,硬一点、冷一点、搭蔬菜和肉一起吃,都会让血糖变化小一些,吃法真的很关键。
再来说一种不少老年人超喜欢的食物:馄饨、饺子皮这类精白面制品。这些食物不但精加工,还经常和油、肥肉一起搭配,让血糖和脂肪压力双双上升。因为皮薄馅多的时候还好,但很多时候皮厚馅少,吃起来几乎就是在吃面粉。
与此同时,一顿少说也得八九个甚至十几个,吃得快又不觉得饱,血糖也就迅速飙升了。尤其是煎饺、锅贴这些带油的吃法,让血脂和血糖一起受影响,有时候身体里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自己却感觉不到。
医生统计过一组现实生活中的数据,一些血糖偏高的人,如果每周吃三次以上饺子锅贴类餐食,三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上升的概率是其他人的1.4倍以上。因此,吃这些东西的时候,最好慢一点,搭点蔬菜汤、吃几口青菜垫底,这样对身体更友好。
除了这些主食中最需要注意的情况,其实还有一个很多人忽略的问题,那就是加工程度越高的主食,一般升血糖越快。例如市面上一些加速烹饪的速冻馒头、速冻花卷,或者各类糕点式主食,它们本质上跟白面一样甚至更快被吸收。
所以医生会提醒,主食越软糯、越白、越精细,往往越容易引发血糖大幅波动。尤其老年人因为活动量少,吃进去的糖没多少地方消耗,自然就堆积在血液里,变成一种健康隐患。
另一方面,如果主食中含有大量油脂,比如油条,那升血糖的同时还会增加心血管的压力,这就不光是糖的问题了。所以与其一味坚持所谓的传统吃法,不如考虑一下现在身体的需求是什么。
当然,很多人怕影响健康,就想着干脆不吃主食,殊不知这种想法也不科学。因为身体需要能量支撑,如果完全不吃主食,容易精神疲惫、血糖反而更不稳定。
所以主食不能不要,而是需要换成更适合当下身体状况的类型。例如玉米、糙米、燕麦、小杂粮馒头这些,虽然它们口感粗糙一点,很多老年人一开始可能不习惯,但膳食纤维含量明显更高,血糖上升得慢,更能让人饱得久。
同时,它们还能增加肠道健康,有些人甚至能因主食调整减少便秘。有数据显示,每天用一半的全谷物替代精细主食,坚持三个月,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可以降低0.3%-0.6%,这个变化对糖友们来说意义很大。
不少老人会说,吃了一辈子米饭和馒头,咋现在说不让吃了。其实不是不让吃,而是吃的方式要变了。毕竟年轻的时候代谢快,怎么吃都消化了,但现在年龄上来了,身体已经不像原来那样能承受各种挑战。
凡是能让血糖一下子冲上去的主食,都要学会控制,吃饭的时候先吃青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这种顺序能有效减缓血糖变化。
而且每一顿饭七八分饱就够了,不要吃到撑。再者,可以适当运动一点,哪怕饭后散步20分钟,血糖下降都会更快一点。
总而言之,影响血糖的主食不是只有馒头,米饭太软糯、面点太精细,这些都可能让血糖走势失控。特别是老年人,因为代谢减慢,所以饮食上哪怕只有一点小小的改变,对健康也会有大影响。
换句话说,主食不能乱吃,该少的就少一点,该换的就换一点。等过段时间再去检查血糖,说不定数字就会让人安心很多。健康其实就是一点一滴踩出来的路,没有必要走到出问题的时候才去后悔。
在生活中每一次选择,都是在给未来打基础,所以吃主食这事也不能忽视。愿每一位老人都能吃得舒心,吃得健康,让血糖稳稳地,不再惊心动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主食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1]董高秋 ,抗感染药物导致血糖波动的研究进展,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药学部,20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