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每年上亿广告费,已亏损近9000万!曾经的中国第一奶茶,还有救吗
创始人
2025-11-17 12:02:43

超市货架上,老款香飘飘守着角落,旁边摆着印着代言人的“原叶现泡”新品。

一边是连续六年上半年亏损、2025年前三季度亏掉8920万的惨淡业绩,一边是请奥运冠军代言、搞养生奶茶的转型动作。

这个靠“绕地球”广告语火遍全国的品牌,十年砸了66亿广告费,如今要靠换赛道续命。

它不是突然跌落,而是一步步在时代里走偏,现在的回头路,还能走通吗?

不是偶然爆红

2005的奶茶市场,根本没有“选择困难”,街边小店现做现卖,一杯十几块,排队半小时,口味还时好时坏;瓶装奶茶又甜又腻,喝着像糖水。

香飘飘刚好补上缺口:3到5块钱一杯,有热水就能冲,口味稳定。创始人蒋建琪懂工业化生产,日产能拉到200万杯,超市、小卖部全铺满,大家随手就能买到。

真正让它火到国民级的是铺天盖地的营销,2006年,3000万拿下湖南卫视黄金档,“一年卖出三亿多杯,杯子连起来绕地球一圈”的口号,天天在电视上循环,老少皆知。

十年里,它砸了66.34亿营销费,平均每年6.6亿。钟汉良陈伟霆王一博等顶流轮番代言,热门影视剧、综艺里总能看到它的身影。

2017年上市成为“中国奶茶第一股”,股价冲到35.09元,市场份额最高达56%,占了半壁江山。

那时候的香飘飘,不是奶茶选择之一,而是很多人心中“奶茶”的代名词。没人想到,这种风光会被新茶饮彻底打乱。

市场变天

香飘飘的麻烦,始于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能喝就行”。2018年起,大家喝奶茶的需求换了内核。

以前图方便,现在怕添加剂,香飘飘的传统粉冲奶茶,配料表里的植脂末、香精,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顾虑。

街边茶饮品牌带着“原叶鲜茶+新鲜牛乳”进场,杯子里能看到真实水果、芝士,配料表干净得能晒朋友圈,抓住了追求健康的人群。

更关键的是,奶茶成了社交工具,年轻人买喜茶,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是聚会话题引子。香飘飘包装十几年没大改,款式老气,没法分享,自然被划到“过时”行列。

外卖普及更抹平了它的核心优势,点一杯新鲜奶茶20分钟送到家,比找热水冲还方便。

再加上蜜雪冰城把价格压到5块以下,门店开得比小卖部还多,香飘飘的“便宜+方便”双重优势,彻底没了。

新茶饮们拿着资本跑马圈地,喜茶融资4亿,奈雪的茶上市敲钟,香飘飘守着超市货架,看着市场被蚕食,却没及时跟上。

自己埋的雷

外部市场变了是事实,但香飘飘的衰落,更多是自己埋的雷炸了。最明显的是资源放错地方,营销不惜血本,研发却抠抠搜搜。

2012到2021年,66亿营销费花出去,研发投入少得可怜,2014到2018年,研发占营收比最低才0.27%。

一些茶饮品牌每年能研发几十甚至上百种新品,让消费者次次购买不重样,对比起来,香飘飘的传统粉冲奶茶,就那几种口味,十几年没创新,消费者早喝腻了。

眼看市场风向要变,2017年,它推出Meco果汁茶、兰芳园液体奶茶想往高端走,却还是错过了最佳时机。

更糟的是,新品遭遇品控危机。

2019年,有人在果汁茶里喝出霉状异物、粘稠杂质,两次食品安全事件引发舆论风暴,股价两个月跌了30%。

渠道布局也踩坑,Meco果汁茶主要靠校园渠道,2020年疫情一来学校停课,渠道直接停摆。等它想转向商超、便利店时,农夫山泉小茗同学已站稳脚跟,没给它留太多空间。

2021年业绩彻底亮红灯:营收下滑7.83%,扣非净利暴跌59.31%。

走投无路之下,它给固体奶茶涨价2%-8%,可市场替代品太多,反而把消费者推走,陷入“越涨越卖不动”的死循环。

自救尝试

面对下滑业绩,香飘飘的挣扎都像没找对靶点,白费力气。

除了涨价,它跟风搞跨界,看到预调鸡尾酒火就推出相关产品,可江小白锐澳已占市场,它的产品没特色;看到线下奶茶店热闹就开店,却没成熟运营体系,没多久就关门。

代餐奶昔、奶茶自热锅也试过,看似赶潮流,实则分散精力,没一样做精做透。这些跨界不是基于自身优势,只是盲目跟风,没掀起水花。

营销操作更离谱,2025年9月,发“紧急公告:香飘飘暂停绕地球”,网友以为它要倒闭,结果是跟IP“奶龙”联名。网友吐槽“搞大阵仗就为联名”,热度有了,却没带动销量,纯属无效营销。

一次次折腾让资本市场没了耐心,股价从2019年35.09元高点,跌到2025年9月的13.53元,跌没六成多,市值蒸发几百亿。

曾经的“奶茶第一股”,成了投资者眼里的“问题股”。

2025转型:这次真的找对方向了?

持续亏损压力下,香飘飘2025年的转型,终于不再盲目跟风,而是对着之前的坑来补。

产品上彻底换逻辑,不再执着粉冲,推出“原叶现泡”系列,用真茶叶和鲜牛奶,喊出“7个0添加”,没有香精、植脂末等顾虑成分。

找奥运冠军代言,契合“靠谱、健康”定位,上市一年卖了1个亿,打了场翻身仗。

接着盯上养生赛道,跟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搞出“古方五红”暖乳茶,加红参、黄芪等补气血食材,瞄准养生人群,目前在部分城市试卖。

还试销厚乳拿铁,想把健康、便捷优势延伸到咖啡赛道。

并且现在渠道也换了重心,以前只盯超市,现在把零食量贩店当主战场,已进驻3万多家,像零食很忙、赵一鸣等连锁品牌,货架上都有它的即饮奶茶。

还计划跟餐馆合作,推出搭配饭菜的定制款,让奶茶从“休闲饮品”变“用餐搭档”。

这些调整有了成效:2025年前三季度,即饮业务营收第一次超过冲泡业务,占比50.1%,实现连续3年增长,成了业绩“新支柱”。

换产品不代表万事大吉

这次转型看似找对路,但香飘飘要真正翻盘,还有两道绕不开的坎,筹码也不算多。

能抓住的筹码:一是工业化生产底子还在,生产线和供应链能支撑快速量产新品;

二是渠道基础没丢,超市、便利店铺货网络+3万多家零食店,触达路径比很多新品牌宽;

三是新品验证了市场,“原叶现泡”卖1个亿,说明健康化方向对。

但难题也突出,首先是老业务拖累,2025年前三季度,冲泡业务营收同比下滑25.96%,窟窿太大,即饮业务3.92%的增速填不上。

其次是竞争激烈,喜茶、奈雪推即饮装,蜜雪冰城低价即饮奶茶下沉,香飘飘抢份额难度大。

还有品牌老化印象难扭转,很多年轻人仍觉得它是“爸妈辈喝的粉冲奶茶”。

更关键的是,它能不能坚持产品创新,以前十几年不推新,现在不能只靠两款新品撑着,得持续出新品、搞新鲜玩法,才能留住消费者。

情怀留不住用户,产品才是硬底气

香飘飘的故事,像很多老牌消费品牌的缩影:靠精准产品抓住时代红利,靠疯狂营销放大优势,却在市场变化时守老套路,被逼到墙角才想起转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探寻370幅高清地图背后的时空... 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新兴的大洋洲殖民地,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的370幅高清地图不仅是珍贵的历史记录,...
水杨酸精华:痘痘肌的救星与肌肤... 你是否还在为痘痘、痘印和黑头困扰?水杨酸祛痘精华液,特别是次抛型产品,正成为许多护肤达人的秘密武器。...
瀚博格精密筒夹:解锁工业切削新... 为何超精密橡胶筒夹正改变金属加工产业?通过瀚博格结构,我们找到了高效换模、稳定夹持的新答案。这背后隐...
守护雷克萨斯IS300 IS2... 雷克萨斯IS300和IS250的前杠并非简单的装饰配件,而是关乎行车安全的重要守护者。本文深入解析这...
神秘紫黑色的阳台新宠:黑巴克浓... 在缤纷多彩的月季家族中,有一款神秘而又迷人的品种——黑巴克玫瑰。这款玫瑰以其独特的紫黑色花瓣和浓郁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