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扛起啤酒桶了!跨界背后,非酒企的“黑马出世”真相
创始人
2025-11-19 00:02:53

谁能想到,靠3元冰淇淋甜遍全国的蜜雪冰城,会突然端出一杯啤酒?

自打一个多月前蜜雪冰城宣布以2.97亿元收购了连锁精酿啤酒品牌福鹿家53%的股权后,便成为福鹿家的主要股东。这也意味着蜜雪冰城在继茶饮、咖啡后,高调闯入了第三个全新的领域:精酿啤酒。

当雪王IP的海报从冰淇淋与茶换成啤酒配烤串,想必路过的每个爱喝酒的人都忍不住驻足多看两眼——这个在下沉市场收割了2.5万家门店的价格屠夫,真要闯进啤酒江湖大干一场了。

坦白讲,蜜雪冰城的跨界进军并不是孤例。近年来,越来越多非传统酒企的“门外汉”带着自家优势闯进酒业:卖火锅食材的锅圈要开酒饮便利店,做火锅的海底捞要把精酿卖成夏季限定爆款,就连奶茶店们都忙着和白酒大佬联名刷爆社交圈。这些非酒企的闯入者,到底是蹭热度的过客,还是改写规则的狠角色?

雪王的啤酒野心:3元逻辑照进酒业?

蜜雪冰城的啤酒生意,从一开始就带着强烈的雪王烙印。据业内消息,其首款啤酒产品主打“高性价比+场景适配”,定价大概率锁定10元以内,比市面上部分量产化啤酒还低3~5元。要知道,在传统的精酿酒馆,一杯IPA卖30~60元左右是常态,更有甚者单杯价格便能高达三位数,而在福鹿家,只用一杯传统精酿的价格,就能一口气吨吨吨不少啤酒。

更关键的是,这杯啤酒不是要进酒吧,而是要钻进蜜雪冰城遍布县城的门店,以及烧烤摊、夜市这些典型烟火气场景。

这波操作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早有预谋的精准围猎。蜜雪冰城手里攥着三张王牌:

一是渠道牌,2.5万家门店覆盖全国90%的县域市场,这些门店本身就挨着烧烤店、大排档,现成的消费场景省去了千万级的铺货成本;

二是供应链牌,靠着奶茶原料的大规模采购经验,其啤酒生产能实现“降本增效”,这正是低价策略的底气;

三是客群牌,其核心用户是18-35岁的年轻人,和低端啤酒的消费群体高度重合,一句“喝雪王啤酒,配烤串更爽”就能精准触达。

最值得酒业警惕的是蜜雪冰城的“流量转化术”。就像当年用“你爱我,我爱你”的魔性旋律洗脑全国,这次啤酒上市大概率会玩起“买啤酒送冰淇淋”“门店打卡抽酒券”的套路。这种把快消品的流量玩法嫁接到酒业的操作,恰恰是传统酒企的短板。

非酒企跨界图鉴:谁在靠“场景”打劫酒业?

蜜雪冰城的跨界逻辑,在其他非酒企身上同样能找到影子。他们的共同点是:不跟传统酒企拼酿造技术,而是用自己的核心优势换赛道——用场景、流量、客群优势,切走酒业的一块蛋糕。

餐饮派:把酒灌进“吃”的场景里

餐饮企业绝对是跨界酒业的“主力军”,毕竟“吃喝不分家”的场景逻辑太顺了。海底捞早在2019年就推出自有精酿啤酒,分原浆、黑啤、白啤三款,直接摆在火锅桌旁售卖,单店日均销量能达到300-500杯。更聪明的是,他们把精酿和火锅套餐绑定,推出“火锅+精酿”组合券,硬生生把啤酒做成了“火锅标配”,2024年全年精酿销售额突破8亿元。

比海底捞更激进的是锅圈食汇。这个靠卖火锅烧烤食材火起来的品牌,今年直接宣布要开“锅圈酒饮便利”新店型,主打“火锅食材+酒饮”的一站式采购。据创始人杨明超透露,新店不仅卖啤酒、果酒,还会有现制冰淇淋、冰杯搭配,预计今年5-6月就会开门迎客。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点破关键:“烧烤和饮酒的相关性高达80%,锅圈靠现有客群做酒饮,相当于零成本获客。”

湊湊火锅则走了“精致路线”,在门店里直接开辟酒吧专区,推出“火锅+茶酒”模式,特调的“红颜祸水”“踏雪寻梅”等鸡尾酒,名字和颜值都戳中年轻女性,单杯定价38-58元,反而成了门店的引流爆品。

零售派:用货架优势“截胡”消费

零售巨头们则靠着货架霸权跨界酒业。盒马在2022年就推出自有品牌“盒马精酿”,从德式小麦到果味西打,定价12.9-19.9元,借着“日日鲜”的供应链优势,主打“新鲜短保”,上线半年就占据盒马啤酒品类销量TOP3。

便利店品牌7-Eleven更狠,直接和地方酒企合作推出“限定款”,比如和青岛啤酒联名的“深夜小酒”系列,330ml小瓶装售价9.9元,只在夜间20点后售卖,精准抓住“一人食小酌”场景,上市首月就卖断货三次。

茶饮界的“借酒营销”:联名才是流量密码?

比起直接下场做酒,茶饮品牌更偏爱“联名玩票”,但这玩票的威力可不小。从瑞幸的酱香拿铁到茶百道的醉步上道,每一次“奶茶+酒”的联名,都能掀起一场社交狂欢,也让白酒品牌们看到了“讨好年轻人”的新路径。

最经典的案例当属2023年瑞幸与茅台联名的“酱香拿铁”,单日出杯量超542万杯,销售额破1亿元,相关话题在微博上的阅读量超100亿次。这场联名的妙处在于“双向奔赴”:茅台借瑞幸的门店和年轻客群破圈,瑞幸靠茅台的品牌溢价提升客单价,一杯19元的奶茶,让年轻人第一次“喝得起茅台”。

茶百道与泸州老窖的联名则走了“长期主义”,2020年推出的“醉步上道”,用泸州老窖特曲调味,茶底搭配奶盖,定价19元,因为口碑太好,从“限定款”卖成了“常驻款”,2025年回归首日销量就破12万杯,社交平台话题阅读量超5亿次。

喜茶则偏爱“洋酒搭档”,先后和百加得、野格等品牌联名,推出“醉醉葡萄啤”“野格柠檬茶”等产品,330ml小杯定价25元,主打“微醺不醉”,上线3小时就售罄10万杯。这些联名的共同点是:用酒的“氛围感”赋能奶茶,用奶茶的“适口性”降低酒的门槛,最后靠社交传播实现“流量裂变”。

跨界不是蹭热度,而是酒业的“新玩法革命”

面对非酒企的跨界浪潮,有人质疑“他们不懂酿酒,走不远”,但数据却给出了相反的答案:2024年非酒企跨界酒业的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餐饮和茶饮系贡献了70%的增量(中国酒业协会跨界消费报告)。

这些“门外汉”能成功,核心是抓住了酒业的“痛点”:传统酒企擅长“酿好酒”,但不擅长“卖好场景”;而跨界者们带着现成的场景、流量和用户思维,把“喝酒”从“仪式性消费”变成了“日常化体验”。就像蜜雪冰城的啤酒,卖的不是酒精度,而是“烤串配酒”的烟火气;茶饮联名卖的不是白酒,而是“年轻人的第一口酒”的新鲜感。

当然,跨界也不是没有风险。不少品牌跟风推出的联名产品,因为“酒味太淡像饮料”“定价虚高”等问题,很快就被市场抛弃。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提醒:跨界的本质是资源互补,不是简单嫁接。没有场景适配和用户洞察的跨界,终究是昙花一现。

雪王扛着啤酒桶走进烧烤摊的那一刻,其实已经给酒业提了个醒:未来的酒业竞争,不再是“谁的酒更烈”,而是“谁的场景更懂用户”。以前酿酒靠老师傅,现在卖酒靠新场景。当冰淇淋都能和啤酒做朋友,传统酒企们,是时候放下身段学一学这些门外汉的玩法了。(Devin)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潘福强:2025年DIY鸡尾酒... 当传统鸡尾酒市场还在纠结"基酒配方"时,浅醺猫创始人潘福强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本质的问题:如何用一杯酒...
把甜蜜藏进书香 把创意融入手工... 近日,市图书馆迎来了几位“小奶茶店主”,他们化身小小设计师,用黏土和创意“调制”出了专属的“甜蜜限定...
快与慢的交响曲:粤港澳早茶里的... 你知道吗?粤港澳三地的早茶文化,藏着一份独特的温柔。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里,早茶是人们放慢脚步的理由。这...
28种常见食物的用法讲究,一次... 日常生活中,对于常见的一些身体疾患,很多人最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吃什么好?”确实,除了药物,身边的...
旭泰酒业封坛盛典圆满礼成 山西画报繁峙讯(王爱中 樊晶璟)艳阳高照,佳酿飘香。2025年11月18日,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