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豆子,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红豆、绿豆,
但有这么一种豆子,
在中医眼里可是 “养生小能手”
—— 它就是赤小豆。
别看它个头不大,
既能帮你补血养心、呵护心血管,
还能利尿消肿、缓解身体水肿,
不过吃的时候也有讲究,
做错了可能白吃还伤脾胃,
今天就把赤小豆的 “养生门道” 一次性说清楚!
赤小豆的 2 大养生力,吃对了超养人!
1. 补血又护心,心血管不好的人可以常吃。很多人不知道,赤小豆其实是 “补铁小能手”。它富含的铁元素,能直接帮身体促进造血功能,让血红蛋白含量慢慢提上来,平时容易头晕、脸色苍白的人,适量吃点赤小豆,对改善轻度贫血很有帮助。
更难得的是,赤小豆里还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在中医理论里,这些粗纤维能帮着 “清血管”—— 不仅能辅助降血脂,还能帮着稳定血压,减少血管负担,对心脏健康特别友好。比如平时容易觉得心慌、血压有点偏高的朋友,每周煮两次赤小豆粥、赤小豆汤,比喝奶茶健康多了!
2. 利尿消肿超给力,3 类水肿都能帮上忙。不管是久坐后小腿肿得像 “大象腿”,还是因为心源性水肿、肾病水肿,甚至是肝硬化引起的腹水,赤小豆都能发挥它的食疗作用。它能帮身体温和地排出多余水分,不像有些利尿方式那么 “猛”,还能减轻水肿带来的酸胀、沉重感。
不过要注意,这里说的是赤小豆,不是平时做红豆沙的红豆,两者功效差不少,可别买错了!
赤小豆
红豆
吃赤小豆别踩坑!这2 个禁忌要记牢!
1. 脾胃虚寒的人,再喜欢也别多吃。赤小豆的性味偏甘酸,有通利水道的作用,这对脾胃功能好的人来说没问题,但脾胃虚寒的人可要注意了。这类人平时就容易肚子凉、吃点凉的就腹胀、大便稀溏,要是再吃太多赤小豆,只会加重脾胃负担,让消化不良、腹胀的情况更严重。
如果实在想吃,建议搭配点温性食材一起煮,比如加几片生姜、几颗红枣,中和一下赤小豆的凉性,而且一次别吃太多,一小碗就够了。
2. 别和温性肉类一起吃,营养会 “打架”。赤小豆性偏凉,要是和羊肉、狗肉这类性温的肉类一起煮,不仅会影响彼此的营养吸收,还可能让赤小豆的养生功效打折扣。比如有人喜欢用赤小豆炖羊肉,看似 “营养搭配”,其实反而浪费了赤小豆的消肿、护心作用,还可能让体质偏热的人上火。
想给赤小豆搭肉的话,不如试试搭配性平的鸡肉、鸭肉,或者干脆清煮,加少量冰糖调味,这样更能发挥它的功效。
其实赤小豆的吃法很简单,除了煮粥、煮水,还能和薏米(提前炒一下去寒)一起煮,祛湿效果更好;或者煮软后加少量陈皮,做成赤小豆沙,当成早餐配馒头也很合适。
不过记住,再好用的食材也讲究 “适量”,每天一小把(大概 20-30 克)就够了,过量反而会给身体添负担~
文 / 中药房 方跃东
编辑 / 陆妙妃
一审 / 周元升
二审 / 应练
三审 / 张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