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2
5
油腌菜制作技艺
油腌菜是淄博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也是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佐餐佳肴。当时的罗村地区,由于各村地理位置比较集中,道路周边村庄的家家户户都根据各自不同的条件腌制咸菜,用于亲朋之间的往来,久而久之大家都称之为油腌菜了,延续至今。
油腌菜制作技艺
油腌菜用料考究、纯天然食材、纯手工制作。具有鲜、香、辣、酸、甜等多种口味。酸辣适口、鲜香味美、口感爽脆、色泽鲜亮、老少皆宜,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油腌菜在腌制配料过程中,有着一套严格的操作程序。首先选材,选择无污染、纯自然生长的品质优良的各种时令蔬菜。如黄瓜、青萝卜、红萝卜、辣椒、藕、姜等,洗净切成大小合适的条,加盐煞水去除多余水分,轻重用力拿捏要到位,放入罐中待用。油腌菜好吃的技巧在于此,既煞除水分又要留有水分,煞水过了影响口感,根据长期的制作经验用力适宜,腌制出的咸菜口感才能清脆好吃。再将酱油、醋、白糖、白酒和用大豆油、花椒、辣椒等熬制的麻辣油、香油等调合的腌制料倒入罐中,盖好盖子放到阴凉处,等待二至三天后即可食用了。
油腌菜在生产过程中,坚持自己的特色,从不盲目追风,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追求的是卓越品质,要求的是安全健康。在工艺上大胆创新,从新鲜绿色原料的精选到成品入库,只需一天的时间,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辅料的营养和美味。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油腌菜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也感悟到淄川地域民间百姓乡土文化的传承。2022年油腌菜制作技艺入选淄博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淄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西汉建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至今保留鬼谷子梓橦山传道授业、郑玄黉山书院著书育人等文化遗迹和孟姜女哭长城、孝子王樵千里寻亲、孙膑梦泉等民间传说,衍生出了享誉海内外的聊斋文化、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别具特色的齐长城文化。一人,一城,一泉,一书,蒲松龄先生在这里写下了短篇小说《聊斋志异》,给淄川这座千年古城赋予了历久弥新的时代烙印。
截至目前,全区共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37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4项,省级16项,市级56项、区级161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0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12人,市级38人,区级139人。申报认定各级非遗工坊34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7个、区级25个。
编辑:霍梦露
校稿:刘 斐
审核:张 宁
终审:田 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