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咖賽道上的各大品牌在近兩年的發展中,一路絕塵,站領當下中國休閒餐飲的高邸之處。
這一現象級的市場發展背後佔據了中國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消費者消費偏向的轉移、資本入場的推動、更重要的是中國茶咖人品牌力意識的覺醒。
提前發展多年的烘焙行業順應時代發展理應更快一步實現門店品牌化行程,但傳統連鎖加盟的商人化思維固化了烘焙行業的品牌化發展道路。
如今在各方市場的刺激和引導下,烘焙行業人的品牌化思維正在逐步覺醒,發展出中國新烘焙下的超級品牌,每一家有招牌的烘焙門店都是一顆種子。
烘焙行業遠不同於茶咖行業,要走出自己的烘焙品牌化發展道路,這6大烘焙品牌力打造點需要洞察。
Part
1
聚焦篇
構建烘焙品牌力第一步,需要從門店生意思維上升到品牌思維。
這個思維的轉變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從我要開一家賣甜品/麵包的烘焙門店,過渡到我為誰什麼樣的群體開一家提供甜品/麵包的烘焙店。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聚焦品牌的消費群體,針對目標群體去提供店鋪運維管道,這會幫助烘焙店主確定合適的店鋪位置、店鋪裝修風格、出品方向和管道、與客戶建立關係的管道、給客戶的體驗感受等等方面。
例如虎頭局,聚焦新時代潮流年輕人,為這樣的年輕人提供中式點心,所以他們是一家面向年輕人的新潮中式點心品牌。
所以虎頭局將店鋪開在了中國新時代潮流年輕人最為密集的都市和商圈;出品是的SKU在傳統點心上加了精准的年輕人喜好,例如:QQ提子麻薯、哞哞盤撻、純乳酥酥泡芙、多情相思餅……
在複雜的市場環境以及龐雜的烘焙行業中,聚焦是能够幫助烘焙門店更快、更准的走出品牌風格、品牌專業度、品牌影響力。
至少在選品和出品上可以不再盲目跟風,也能推出更有新意的好產品。
Part
2
產品力篇
生意,最重要的是產品,有產品力才能談得上競爭力。
烘焙產品在中國的市場普及密度已經實現90%了,各國風格、各類品線均已出現在中國市場,但如今眾多的烘焙產品,給消費者的感官不再是新穎,而是超級同質化嚴重。
是的,現在的中國市場已經不缺甜品和麵包了,缺的是能提供有差异化還好吃的甜品/麵包這樣的烘焙品牌。
產品力可以從品質力和革新力兩個維度展現。
品質力從用料上做質提升,給食客健康的品質保證;從科技上下狠功夫,給客戶美味的體驗。
例如上海的百丘、Facsnio這樣的精品烘焙門店,上新謹慎,但出品的每一款產品都能得到8分以上(10分滿分)的品質力認可,真正靠味道留住客戶。
革新力注重產品創新,單品推出新口味,研發新的單品,時刻能調動起消費者嘗試欲望,一上新就能獲得密集性的關注熱度,例如好利來每次的上新。
Part
3
價值比篇
價格永遠是能最快且直接抵觸到消費者敏感神經的因素。
如今不同於以往,烘焙品屬於新鮮、高級的食物,尤其是一些國外品牌進入中國之後,價格哪怕翻數倍也有人追風消費。
現在的消費者更加理性且正確看待烘焙食品,雖然消費者很難在烘焙產品從品質-價格上對不同的店鋪進行橫向對比,但門店產品做到了足够的高性價比,客戶是直接能體驗的到的。
例如上海的小方塊,一個6寸蛋糕70元不到,切角均價在14元,用的都是動物忌廉、純脂巧克力等優質原料。
杭州歡牛也以足够高的性價比,圈住了大批量的優質本地客戶群,產品線在多客戶都能放心大膽的肆意消費。
留住客戶,高性價比才是品牌的鐵飯碗。
Part
4
品牌個性篇
現在大多數新起烘焙店,都是只有"招牌"沒有"品牌"。
客戶只知道這是一家賣甜品/麵包的店,有店名有logo甚至還有他們的理念slogan;但是透過店的產品、服務、氛圍,客戶感受不到太多這家店的特色、態度、以及對烘焙的認識,更別說這家店的個性。
設想一下,一個自動售賣機、一個便利商店、一個你朋友開的店,這三個販賣場景都賣著你需要的同一件商品、同樣的價格和購買便利度,你會去哪裡買這件東西。
大概率你會到你朋友開的店裡去買,因為除了買東西你還能感受人和人之間的情感交觸,這就是茶顏悅色為什麼能够持續受到消費者喜歡的原因之一。
對於在長沙的消費者來說,茶顏悅色不只是一家賣奶茶的品牌,她更像是一個生活在自己鄰裡邊上那個穿著旗袍賣奶茶的小姐妹,她是鮮活的,就像一個獨立的個體,擁有具體的性格畫像。
消費者更願意與這樣有個性的品牌互動,因為除了買賣交易之外,還可以去瞭解到關於這個品牌的點點滴滴,更為重要的是這能讓客戶參與到品牌的成長之中,對於長沙人來說,茶顏悅色是他們養成的一個孩子。
cycle&;cycle就是這樣的一家烘焙品牌,看見它就能聯想到一個具有真實形象的人,你和這家店互動,就感覺像在和一個人互動一樣。
當然還有透過氛圍感讓客戶直觀感受到這家店具有性格。
例如上海的Basdban、長沙的分子跳動、成都的GOGO BAKERY,看到他們你可以最直接的感受到他們沒有在販賣關於麵包的噱頭,有真實的基於麵包的感受與態度。
Part
5
藏在感篇
能與客戶產生共情的品牌,無疑會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烘焙行業以融入生活而活,親和力高、讓消費者感到舒服、在大眾生活範圍之內提供多元美味的食物和一種生活方式。
當品牌與客戶發生了一次接觸,你便在客戶意識中留下了印記,品牌個性會給以角色感强化這個印記,但並不是所有品牌都會行銷,也不是所有品牌都需要行銷。
尤其是一些社區類門店,夫妻二人經營一家門店,這樣的門店或許不會做成大型連鎖,但很可能會做成幾十年的老店,發展成為客戶心中的老品牌。
例如北京的稻香村,上百年間以同樣的身份和角色陪伴在客戶身邊,在一段很長的時間內佔領著客戶的生活心智,成為他們生活味道的一部分。
這樣的品牌現在也是門店形式最多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