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心理援助中心
溝通是家庭交流感情的重要管道之一,是家庭成員思想和情緒交流的本質。
由於家庭的具體情境不同,家庭成員採取的行動和語言不通,囙此,家庭成員的溝通也是有健康和不健康的區別。
健康的家庭溝通是透明的、直接的、核對的、一致的,不健康的家庭裏的溝通則是隱晦的、猜測的、不核對的、不一致的。
良好的家庭溝通能够使家人都有一個愉快的心情,營造一個寬鬆愉悅的家庭氛圍;不健康的家庭溝通會使家庭關係劍拔弩張,引起家庭爭吵,甚至家庭解散。
人們通常將家庭溝通劃分為四種類型,下麵小編將為大家一一闡述。
01討好型溝通模式
一方家庭成員為了取悅另一方,認為自己因為要依靠家裡其他人而活,呈現出對他人討好的趨勢,害怕家裡的其他人不喜歡,害怕家裡人把自己看作累贅。與家人交談多是贊同他人觀點,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觀點,一切都是為了獲得家庭其他成員的承認與認可。這種家庭溝通模式一般呈現由老人、寄養家庭中。
02責備型溝通模式
有的家庭成員在與他人對話時表現出懷疑,責備,挑剔,謾駡,咄咄逼人,認為自己是家庭權威,並且不允許自己受到挑戰。比如:"你到底在搞什麼?","都是你的錯","要不是你….,我才不會…."這些都體現了責備的語氣。
03超理智型溝通模式
這是指一種過於客觀,壓抑自我感覺的溝通模式,認為人一定要保持客觀、冷靜,然而,這種模式喜歡使用抽象的術語,只注重客觀情景,不關注他人和自己,缺乏人情味。超理智型溝通的人一般比較古板、有強迫症,固步自封的特點。
04一致性溝通模式具有一致性溝通模式的人,重視他人、情境和自我。他在與人交流過程中,尊重他人,注重他人感受、願意聆聽別人,也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認可環境的壓力,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在與他人交流時呈現出放鬆、精神抖擻,樂觀冷靜,開朗自信。在四種溝通模式中,這種溝通模式無疑是最健康的一種了。
其實,家庭成員之間並不只是單一的溝通模式,人是複雜的,並不是十全十美。囙此,在溝通中,要尊重他人,真誠表達,把握理性的度。
24小時公益心理熱線
0351-756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