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Dawn_08042
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許透過這扇"窗戶",我們不僅能看到心靈,還能看到智商。
瞳孔是我們眼睛中央黑色的圓孔,直徑從2毫米到8毫米不等,瞳孔的周圍包圍著彩色的虹膜,虹膜的顏色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眼睛的顏色。
虹膜負責控制瞳孔的大小,在强光下,瞳孔會收縮,瞳孔的直徑遂發生改變。
由於瞳孔的大小會根據外界環境,比如光强的變化而改變,所以研究者會規定基線瞳孔大小,它反映了眼睛處於特定狀態、特定光强下的瞳孔大小。
瞳孔不僅僅會對光線產生反應,也能反映我們的興奮、感興趣或精神疲憊等狀態,聯邦調查局就會用瞳孔放大來測謊。
Tsukahara團隊在佐治亞理工學院進行的研究[1]表明,瞳孔的基線大小與個體智力差异密切相關。推理能力、注意力和記憶力三項測試的結果都表明,瞳孔越大,智商越高。而且在最高分和最低分得分者之間,基線瞳孔的大小差异甚至肉眼可辨。
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主張用瞳孔的擴張程度來作為腦力工作負荷的名額,Tsukahara團隊使用這一名額進行相關研究時意外發現了基線瞳孔大小與智力之間的關係,但是出於科學的嚴謹性,要得出結論還須進一步的研究。
為了進一步驗證,Tsukahara等人進行了幾項大規模研究。從亞特蘭大社區招募了500多名18~35歲的志願者參與實驗。
瞳孔的大小由眼動儀量測,眼動儀通過高性能相機和電腦捕捉從瞳孔和角膜反射的光線,研究人員以此量測了參與者長達4分鐘注視空白電腦荧幕時的瞳孔大小,然後計算出每個參與者的平均瞳孔大小,即為基線瞳孔大小。
需要說明的是,因為光線强弱會影響瞳孔大小,囙此參與者均在昏暗的實驗室中完成這一步驟。
下一步,參與者完成了一系列認知測試,這些能力分別是推理能力(流體智力)、工作記憶能力(一段時間內記住資訊的能力)和注意力控制能力(即抑制分心和抗干擾的能力)。
以注意力控制能力測試為例,測試者面前的電腦荧幕分為左右兩屏,一側展示的是醒目的、閃爍的星號,一側展示的是一個字母,字母出現的時間很短,轉瞬即逝,所以即使是瞥一眼另一側的星號都會漏掉字母。
醒目的、閃爍的星號天然地會吸引人類的注意力,這是進化形成的一種機制——快速注意到周圍變化的物體往往能讓我們發現捕食者或獵物。
而注意力控制能力測試的要求是讓參與者報告出現的字母,就很自然地誘發參與者使用注意力控制能力,將視線從閃爍的星號轉移到字母上。
研究發現,瞳孔基線尺寸越大,推理能力(流體智力)、注意力控制能力和工作記憶能力也越强,這表明大腦和瞳孔,或者說眼睛之間真的存在重要的關系。
之前提到,參與者的年齡從18~35歲不等,研究者發現,隨著年齡增長,瞳孔會變小,那麼會不會是因為年齡的原因導致這樣的關係呢?研究者排除了年齡的作用,瞳孔大小和認知能力之間的關係卻仍然存在。
為什麼瞳孔大小與智力存在關係呢?這涉及到了一個重要的腦組織——藍斑。
藍斑位於腦幹上部,與大腦的各部分通過神經密切聯繫,而它的活動又會影響瞳孔的大小。具體來說,藍斑會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作為一種神經遞質和激素,去甲腎上腺素可以調節感知、注意力、學習和記憶等過程,還幫助組織大腦距離較遠區域的配合活動,從而完成各種複雜的任務。
藍斑的組織活動异常重要,即便我們什麼都不做,比如只是盯著空白的電腦荧幕,大腦也會將大部分能量用於維持該組織的活動。如果藍斑出現功能障礙,並由此導致有組織的大腦活動的崩潰,會誘發多種疾病,包括阿爾茲海默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關於智力與瞳孔大小存在關係的一種假設即是,在休息時瞳孔較大的人,藍斑對活動的調節更强,這有利於提升認知表現和休息狀態下的大腦功能,當然,研究者也表示,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探索這種可能性。
投票
"
學堂君
大大的眼睛更容易讓人感覺可愛與親近,可能的原因除了大眼睛是嬰兒的特徵外,會不會和這個研究的結論也有關係?或許可以作為一個猜想!
參考文獻
[1]Tsukahara,J. S.,Harrison,T. L.,&;Engle,R. W.(20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eline pupil size and intelligence. Cognitive psychology,91,109-123.
編譯| Dawn_08042
編輯| Zene
(本文由京師心理大學堂出品,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系後臺,征得作者同意後方可轉載)
點擊以下關鍵字查看更多內容
誇誇群|熬夜|手機| AA制|杠精|學婊
欲擒故縱| NTR|男子漢|擇偶|分手
心理繪畫|心理人| MBTI | 心理諮詢
家暴|出櫃| 吵架|童年| 生育
同志|抑鬱症|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