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的身份發生改變的時候,整個人的感覺就會發生改變; 當一個人總是提心吊膽時,整個人的感覺就是扭扭捏捏的。 p>
我們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其實從另外一方面也體現出自己的堅強。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是什麼? 是自己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生活,還是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p>
人生匆匆幾十年到百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狀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歲月。 但是我們會發現:有些人就是很優秀,有些人就是很普通。 在優秀與普通之間,最重要的是什麼? 這是一種堅持,更是一種活法。 p>
當我們意識到時間不够用時,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青春歲月已經流逝時,當我們感覺自己的精力開始變得不旺盛時,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會覺得自己這是怎麼了? 自己之前為什麼要那樣浪費時間呢? 自己之前為什麼不去拼搏呢? p>
當突然意識到被生活的壓力推動著往前走時,那種緊迫感就會突然而來,就會覺得自己應該要努力了,自己應該要奮鬥了,歲月不饒人呀。 p>
美好的生活狀態是需要自己去創造的,在創造美好的生活狀態是,最需要的是自己能够意識到自己的努力付出。 當看到父母一天比一天要老的時候,自己就感覺自己太不懂事了,為什麼要氣他們? 為什麼不多為他們著想? p>
人只有意識到了父母的衰老,才會懂得他們曾經的努力付出。 父母對子女是無私的,在這無私奉獻的過程中,父母一般是不要求回報的,因為這種回報對於自己來說,並不值得。 把孩子養大,把孩子撫養成人,其實對於父母來說,已經做得很多了。 p>
父母在外打拼,都是為了誰呢?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為了孩子,父母可以去吃很多的苦,每一種苦對於自己來說,都是值得的,因為有值得的人去付出,那就是自己的孩子。 p>
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生活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波瀾,每一種生活的波瀾對於自己來說都是一次挑戰,自己是否有這個能力去挑戰成功呢? 這需要自己的勇氣,需要自己的膽量。 p>
一個人要有未來感,這種未來感是自己對自己未來的確認,以及自己對自己現在的肯定。 當我們總是生活在過去,過去的確很美好,但是過去的事已經會成為過去,而不會成為現在和未來。 p>
生命之光會不斷湧向自己,當我們不去思考哪些影響自己的人或者事時,我們的感覺是輕鬆自在的,就不會有束縛感。 人一旦有了束縛感,就會容易患得患失。 就會擔心這擔心那,人一旦產生了擔心,就會發現自己這是怎麼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p>
就像一個人喜歡上另外一個人,當自己喜歡的時候,是一種感覺; 但是除了喜歡就會發現有很多事會讓自己變得糟心起來; 但是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待在一起的時候就會覺得除了不喜歡,什麼都很好。 這就是一種衝突,這就是一種權衡利弊。 其實就是在考驗我們的智慧。 p>
一個人的智慧來自於哪裡? 來自於日常生活瑣事的積累,來自於雞毛蒜皮小事的積累。 當自己有這個能力去解决很多現實性問題時,就會發現一切都挺好。 p>
上一篇:“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
下一篇:依戀理論的10個核心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