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來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ID:zqfxlgzs
對很多單身女性來說,過年是一件令人煩惱的事,被頻繁的催婚和相親安排困擾著。 span>
有個朋友就在經歷這些。 但是,儘管父母催得急,她並不願接受安排。 span>
< strong>她說她對認識和瞭解异性沒有興趣,不想把時間花在這上面,更不想結婚。 strong>
她設定的新年目標是專注於自己的進步,希望今年能考完職稱,並將業餘時間花在圖書館。 span>
她的心態並非個例。 在我們的周圍,確實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對婚姻無感了。 span>
我們不由發現,單身女性的時代似乎已經悄悄來臨:
所以,當現代女性有了更多選擇後,婚姻就被很多人選擇性放弃了。 span>
如果說婚姻有著明顯的缺陷,那麼,這樣的生活有沒有缺憾呢? 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 單身女性的時代
人是社會性動物,渴望相互靠近、彼此溫暖,在關係中獲得安全感。 span>
婚姻是獲得安全感的途徑之一,囙此很多女生對安全感的需求,是要通過戀愛、婚姻來實現的。 span>
但是,卻有越來越多的女性不想結婚,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span>
首先,很多已婚女性過得並不幸福。 span>
她們既要照顧家庭也要兼顧事業,簡直是一根蠟燭兩頭燃,這使大量女性在婚姻中不斷消耗自己。 span>
像韓國電視劇《82年的金智英》中表現的那樣,女性需要扮演好各種被賦予的角色,背負著無比沉重的枷鎖,內心卻有無法表達、無人聽見的抑鬱和脆弱。 span>
其次,婚姻已不再是必需品。 span>
婚姻的動力,也許與繁衍撫養下一代、情感依附和生活上的互助有關。 span>
可是,隨著社會多元化和法律制度的健全,生育孩子已經不用僅依靠一夫一妻的家庭結構了。 span>
而且,身心健康的單身父母也許比成天雞飛蛋打的夫妻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span>
而婚姻中夫妻相處的實質也告訴我們,情感上能否依附一個人,與有沒有婚姻並無直接關係。 span>
更何况,新的婚姻法使婚姻在經濟上也沒有什麼不可或缺的功能了。 而家務的社會化趨勢,也可以慢慢取代另一半的功能:
下水道堵了,可以花兩百塊打電話請專業人員上門,人家不僅服務專業態度好,臨走時還能幫忙把垃圾帶下去,完勝那些吃飽飯就躺屍、幹點活就怨聲載道的老公。 span>
最重要的是,女性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了。 span>
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就具備越豐富的個人價值,從而帶來了清晰的自主意識,看待兩性關係也越清醒。 span>
她們不再需要在一個男人身上實現自我價值。 比起婚姻,她們更在意自己生活品質和精神追求。 span>
她們有著强大的自立和獨處能力,所以目光也更高遠。 span>
就像在春節假期裏,當已婚婦女被日常瑣碎裹挾、在家裡洗洗涮涮、照顧一家老小,忙裡忙外疲憊不堪時,單身女性可以瀟灑地把一直沒時間看的書翻出來,完成未竟的閱讀計畫。 span>
更可以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越過生活的一地雞毛和塵土飛揚,投向遠處的高山大海。 span>
所以,這些女生大部分不是"被迫單身",而是選擇了"主動單身"。 span>
< span> 不婚的背後,是關係的脆弱
聽起來,女性選擇不走進婚姻,是一種趨利避害的權衡和選擇。 span>
婚姻當然不盡如人意,可作為群居動物的人類,也是極度需要關係的。 span>
婚姻已經壞到可以使人放弃對關係的需要、阻撓人們雙向奔赴? span>
也許,使女生對婚姻望而卻步的,恰恰是關係本身的局限性。 span>
因為人們越來越難建立深入的連接,也很難遇到那些活得真實、愛得赤誠的人。 span>
美國的愛情喜劇片《單身指南》就表達了單身女性的各種心態。 span>
女主人公愛麗絲渴望真愛,對愛情抱有熱切的期待。 可是,她的感情經歷無不令人失望:
她念念不忘的前男友回頭找她,說忘不了她。 可她最終發現,他只是想在跟別的女人結婚前打最後一炮而已。 span>
她在酒吧裏認識了聊得來的男人,撞出思想的火花。 她滿心歡喜地以為遇上了靈魂伴侶,可原來她只是他的路人甲。 span>
她與校友的關係逐漸深入。 她走進他的家庭,和他的孩子也相處融洽。 當她以為可以走入他的內心時,卻發現他沒從前妻的陰影裏走出來,根本沒有一席之地給自己。 span>
人無不渴望被愛。 可遺憾的是,"他愛我"在很多情况下只是錯覺。 即使再貌美如花、優秀上進、靈魂有趣,我們也不一定會遇到那個真心愛自己的人。 span>
紅玫瑰只有一朵,愛情是奢侈品。 很多女性在內心深處已漸漸接受了這個事實。 span>
而速食式的兩性關係卻隨處可見:不負責任的海王和渣男讓人懂得,獲取錶淺短暫的歡愉和刺激就像丟棄關係一樣容易。 span>
隨之而來的,是彼此强烈的空虛和對人性的失望。 span>
可是,人們忘記了,使人走入錶淺關係的,恰恰是發自內心的强烈孤獨感,而只有深入的關係才能真正化解孤獨。 span>
每個人都渴望被很深地看見。 對每個人真正有意義的關係,應該是真實而深入的。 span>
就像渴望母親的鏡映一樣,我們渴望在另一個人的內心深處留下痕迹,透過一個人的眼睛和心靈印證自己的存在。 span>
可是,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正在被慢慢削弱。 誰都害怕敞開、害怕付出,不願意往前多走一步。 span>
錶淺的關係也令人受傷。 受傷後,人們學著更加封閉自己、不敢勇敢去愛,並鍛造出了强大的單身能力。 span>
不僅如此,即便我們去建立關係,關係也是易逝的,而關係的維護很考驗人格的成熟度。 span>
婚姻的本質是一成不變的關係,可關係本身卻是不穩定的。 span>
婚後男性的出軌率以及婚姻不忠行為要遠遠高於女性。 失敗的婚姻對於一個女性的風險和後果,要遠遠高於男性。 span>
此外,人是具有獨立意志、且會不斷成長和變化的個體。 span>
最初節奏一致的兩個人,也有可能因為成長步調的不一致,使兩人在婚姻關係中學到的東西、去往的地方都不對等,最終走向兩個世界。 span>
愛侶因為渴望相守而在一起,卻可能因為瞭解過多而分開。 對於在乎獨立人格的人而言,關係是需要小心供奉的佛龕。 span>
而且,很多人帶著早期的創傷,並不懂得怎麼經營關係,使關係充滿傷害。 span>
< strong> 一個人也很
上一篇:親密關係的殺手,權力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