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婧軒
Youth is a blunder; p>
青年冒失莽撞; p>
manhood a struggle; p>
成年發奮圖強; p>
old age a regret. p>
老年遺憾懊喪。 p>
—— Bemjamin Disraeli
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可以一生都不經歷後悔。 這種複雜的體驗無處不在。 它的心酸流淌在各種文學、影視和音樂作品中,也湧動在我們自己的生命裏。 p>
後悔傷害過朋友的感情、遺憾錯失重要機遇、後悔愛過不該愛的人、遺憾教子無方、後悔損人利己……
我們在做出任何一種日常決策或人生重要决定之後都有可能產生後悔情緒,並持續或長或短的時間。 p>
圖片來源於電影《2046》
而在整個生命歷程中,遲暮之年的人相對更喜歡追憶過往,而且容易產生自責、懊悔等情緒。 已有調查研究發現,高達90%的老年人表示自己有過後悔的經歷。 p>
一方面,個體在晚年不需要承擔太繁重的工作,富足的日常時間(daily time)為他們追憶過往、思索人生孕育了良好的條件; p>
另一方面,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下降,未來所剩時間(future time)更是越來越少,自覺不再强大到可以對抗新愁舊恨,不再有足够的能力和無限機會去挽回和彌補遺憾,於是更容易感受到追悔莫及。 p>
後悔—— 一種"落日情緒"
後悔除了在個體生命歷程的末期更易出現,也會在人一天當中的晚間達到高峰。 span>
圖片來源於Schmidt et al.(2011)
Schmidt等人對後悔情緒的晝夜變化進行深入研究。 他們發現多數51到98歲的中老年人會在夜晚產生後悔情緒,尤其在晚上試圖入睡時達到峰值。 這一現象被稱為夜間悔恨(Nocturnal Regrets)。 p>
出現夜間悔恨的原因不難理解,主要是人們在白天通常很忙碌,有各種日常事務要處理。 而就寢則是一天當中一個比較安靜的、屬於自己的時間,會引發人們回顧自己的行為與過往生活,產生一些諸如"如果當時我沒有……,我現在就會……"這類反事實思維,引發後悔、羞愧和內疚等情緒。 p>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入睡之前作為一個特別容易出現後悔情緒的時間視窗,如果無法對夜間後悔進行積極的管理,就會有損人們後續的睡眠品質。 p>
圖片來源於網易雲音樂
那麼當夜間後悔產生時,人們是會聽之任之? 還是會主動採取一些策略管理後悔情緒? 人們處理這種負性情緒的效果如何? Schmidt等人就對此進行了研究,並發現老年人經常使用想法抑制(thought suppression)和焦慮擔憂等方法來克服夜間後悔。 具體來說,例如强行克制不去回想傷心事、試圖把悔恨拋在腦後、責備自己。 p>
而不幸的是,這幾種策略不僅很難成功幫我們有效擺脫後悔情緒,還可能導致持續性的認知覺醒,甚至是加劇覺醒,誘發失眠。 span>而且注意控制過程會因與睡眠相關的前額葉皮層負啟動而减弱,囙此使用想法抑制策略可能會導致人們在入睡時後悔情緒的反彈。 p>
管理後悔情緒的策略
那有沒有什麼值得借鑒的好方法可以緩解大家的後悔之情呢? span>
第一,進行下行或橫向比較。 span>社會比較通常可分為三種:上行比較(和强於自己的人比),橫向比較(和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比),下行比較(和弱於自己的人比)。 p>
Bauer等人研究發現,當老年人認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這些缺憾其實別人也沒有倖免,甚至發現自己和某某人比已經算是如意的了,後悔之情就更容易釋懷。 span>
第二,外部歸因。 span>一般來說,衝突和問題的成因是非常複雜的。 遺憾的產生很難說就是我們自己一個人的過錯。 的的確確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在特定時間和場景下影響著我們。 所以可以適當引導自己進行外部歸因。 重新理解事情的原委,以分散自己的內疚。< strong>有些事,不是我們憑一己之力就可力挽狂瀾。 span>
第三,確立有意義的新目標。 span>我們的生命裏有一些腐爛的地方,可能終其一生也無法解决,但我們依然可以開拓和擁抱新的淨土。 對老年人而言也是如此,即使沒有足够的氣力去修復滋養過去的傷口,也同樣可以在未來有限的時間內做一些新的、有趣的、有意義的活動。 span>
囙此,不妨去設定未來一個月、半年、一年想實現的小目標,暢想一下這些願望對生活的意義,它們是否會讓我們自己和我們身邊的人更快樂,我們是否在實現這些夢想的同時為家庭和社會做出了貢獻,哪怕只有一點點。 p>
Wrosch等人在2007年開展了針對老年人的後悔情緒干預研究,他們的實驗也進一步證明了上述三種策略在那些經歷過人生遺憾的老人身上發揮著保護作用。 span>
圖片來源於電影《一代宗師》
"
作者說
夜幕降臨時,你是否也曾在內心深處閃動過某段獨白、想像著自己和一些人的對白。 p>
祝願我們都可以在某一天,坦然親吻人生那缺失的一角,撫摩那些美麗的傷疤。 p>
心理學部各實驗室、課題組運營有一批不同方向的優質心理學科普公眾號,在大學堂後臺自定義選單點擊"分類精選"-"友情公號 strong>"可以查看。 今後的每個週六,大學堂都會轉載其中一篇與大家分享,祝大家晚安。 p>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北師大老年心理實驗室"(aginglab)。 北師大老年心理實驗室現時由王大華教授和彭華茂教授的課題組組成,公眾號主要推廣與老年人心理健康相關的科學研究和活動。 關注老年心理健康,便是關注我們的未來! p>
向上滑動閱覽參考文獻: [1] Disraeli,B.(1911). Coningsby. London: J. M. Dent and Sons,Ltd. [2] Newall,N. E.,Chipperfield,J. G.,Daniels,L. M.,Hladkyj,S.,&; Perry,R. P.(2009). Regret in later life: Explor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gret frequency,secondary interpretive control beliefs,and health in older individual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68(4),261–288. p>
[3] Schmidt,R. E.,Renaud,O.,&; Van Der Linden,M.(2011). Nocturnal Regrets and Insomnia in Elderly Peopl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73(4),371–393. p>
[4] Wrosch,C.,Bauer,I.,Miller,G. E.,&; Lupien,S.(2007). Regret intensity,diurnal cortisol secretion,and physical health in older individuals: Evidence for directional effects and protective factors. Psychology and Aging,22(2),319–330. p>
作者|婧軒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删 來源|北師大老年心理實驗室 編輯|木舟 (本文由京師心理大學堂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系北師大老年心理實驗室後臺,征得作者同意後方可轉載) < strong> 點擊以下關鍵字查看更多內容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誇誇群|熬夜|手機| AA制|杠精|學婊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欲擒故縱| NTR | 男子漢|擇偶|分手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心理繪畫|心理人| MBTI | 心理諮詢
家暴| 出櫃| 吵架| 童年| 生育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同志|抑鬱症|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