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和翁淩爔 是集光計畫教學團隊中很有特色的老師,他們的教學特點是注重身體感受和體驗。 關於動力性取向的心理諮詢中對於身體感受的重視,可能會蹦出身體聚焦,"具身"(embodied)等詞彙。 佛洛依德的那句"自我首先是軀體自我"(The ego is first and foremost a bodily ego,Freud.1923)已被很多人熟悉,但是關於身體,具身與心靈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很難找到一片在文獻領域的"勢力範圍"。 span>
可是身心關係的重要程度,已經是不需要用文獻來證明其重要性的程度了,從基本生活常識——一個嬰兒該怎麼撫養有助於培養他未來的心理素質? 肯定不是對著這個嬰兒講課說道理,而是從身體層面上先進行關注,你能想像面對一個饑餓或者陷入各種軀體需要沒被滿足的嬰兒,嚎啕大哭的時候,撫養者隔空對他進行情感豐沛的語言表達的場面嗎? 那肯定是可怕的。 而人類心靈的誕生地,從身體的各個感覺器官,點滴彙聚成的整體,身心互動參與構建了心靈的宏大廣袤,這也是現時心理學基礎教材上傳遞的觀點。 p>
< img data-src="http://www.sohu.com/a/8MY9RGaCWaBsd6kkgG/pScmJ5ULT+qz1crB9Zo+mUNM9mx1NlBwbmIbPt8GIwvsHVJ8aKjk9D0S07jO7+91FdBOrqa+XBAbG0T9gnFN6AG0="/>
語言是重要的,可是語言並不是心靈傳遞資訊的全部,比如現時的AI在類比語言方面的能力已經很厲害了,也有AI科技在CBT療法等領域的嘗試,可是人的感覺會不對勁,因為光由邏輯傳遞的語言,那不是"心"。 身體的感覺是重要的,可是在張沛超博士的"易心八法"體系中,並不是只是強調某種身體感知覺,不是停留在生理,生物學層面的"身體",而是關於心靈中的身體(the body in the mind),具身的心靈(the embodied mind),是心靈如何體驗自己和他人的身體活動而被塑造的過程,身體的動作因為被心靈體驗到, 囙此被賦予了除了蛋白質和各種元素之外,更豐富的含義。 span>
人與環境的互動,並不一定能啟動心靈的感受,而沒有被"啟動"的外界事物,就是"死物",一個封閉的心靈,也往往會攜帶阻滯,麻木,僵化的身體感覺。 這可以大致解釋在人際互動中,很多衝突產生的原因,而在心理諮詢的現場,如何實現"尊重,理解,積極關注,共情"等心理體驗,諮詢師具身性的訓練其重要地位不言自明。 p>
而角色扮演諮詢現場,也是一種具身性的訓練管道,以下內容可以"假設"這個過程發生了什麼:
通過具身類比我們不只是"看到"一個動作,一種情緒或一種感覺。 與觀察到的社會刺激的感官描述並行的是,與這些行為,情緒和感覺相關的身體狀態的內部表現在觀察者身上被喚起,"好像"他正在做著一些類似的動作或經歷著一些類似的情緒或感覺。 p>
每當我們遇到某人時,我們都會內隱的意識到他與我們的相似之處,因為我們是真正意義上的具身其中,在對想法進行解讀之前和進行解讀之後,身體間性是我們直接收集他人資訊的主要來源。 p>
(以上2段內容來自《精神分析中的具身,從弗洛伊德和賴希到關系性》)
集光計畫的各個小組,都有其鮮明個性與特點,從不同的路徑去領略心靈之路的風景,"從身心去承"是林琳小組的訓練覈心,如果你對這個方向的切入很感興趣,那林琳小組就非常適合你。 span>
< img data-src="http://www.sohu.com/a/b64Pq9zySn93kgty0uAqZ8mJ5ULT+qz1crB9Zo+mUNNwdJ/KrBrJeEXYiem4Nz7YP0MlSyUEq6QROsZhhEOraBdaJoa8WqjrpJ43BptDHwA="/>
來自於林琳,翁淩爔的小組介紹:
點亮-集光計畫,由原磨墨計畫進化而來,墨的研磨依靠墨條加水,一點點研磨,逐漸變為墨汁。 制墨從選材到工藝過程都十分考究。 選料不當,火候不對,都影響著墨色的效果。 諮詢工作與之相通,如何做好回應,諮詢師本人也需充分感知資料,注意火候,把握時機。 span>
集光計畫所著意訓練的正是如此,對諮詢師來說,在諮詢中唯一能够使用的工具是自己,我們經由自己的身體接收到語言與非語言資訊,且往往非語言較語言資訊更加豐富,也更加碎片及不易理解。 在整個諮詢過程中,我們持續聽之觀之,聽來訪所言與未言,觀整個諮詢室中呈在來訪與諮詢師身上的不同的象。 也就是由語言到體驗,在有了這些觀察資料之後,再由相反的過程,由體驗到語言,掌握時機,火候,將之傳遞,持續推進來訪的體驗。 而在集光-磨墨計畫的練習中,極為重視訓練的正是每個人獨特的獲取資訊與轉化表達資訊的能力。 span>
在此過程裏,最重要的體現管道,正是易心八法中的基礎——承。 諮詢師使用自己的整個身心來承,雖說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資源,但往往在從小不斷學習與長大的過程中,漸漸淡化乃至關閉了身體從整體獲取資訊的通道與能力,借助意識,抓破腦袋也想不通的事情可以問向身體,讓她能够給出智慧的回應。 但往往由於不熟悉,逐漸向身體靠近的嘗試會引發意識的焦慮或抵觸。 甚至產生很大的壓力。 這是條漫長的路,慢慢瞭解靠近身體的方法,再花上更久的時間熟悉與之對話。 span>
在之前的點亮-磨墨計畫中,我們通過嘗試,讓營員在傾聽來訪的同時也接觸自己,碰觸到身體時整個身心的感覺。 當我們靠近或抵達時,會有强大的資訊流入現場,進入意識,這會是令人興奮、恐懼、還是疲憊……? 在小組中每個人的身上也都會引發不同的反應。 但由於時間原因,始終也只是嘗試性的呈現,在今後的集光訓練裏,期待與對這條路徑感興趣的人一同前行,我們可以一起觀察、分享、討論,瞭解來自身體智慧呈現出的整體感受,與周圍空間、與人、與更大存在連接。 在這條悠長的探索之路中,尋找同行人。 span>
< img data-src="http://www.sohu.com/a/69sN8Ip3srJQEvztaqmSmcmJ5ULT+qz1crB9Zo+mUNO0quRmQYGBDeIq4KOGOSz0cjEFAeRkvtcyKO1EGxOnVnKpk/EMR+qzUpMdegHyw4U="/>
林琳
專職心理諮詢師,精神分析動力取向。 p>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注册助理心理師。 p>
對婚戀家庭、情緒困擾、個人成長等方面有著深入的探索,持續接受個體及團體督導,持續接受個人體驗。 p>
自2018年始,師從張沛超博士,致力於精神分析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本土化探索實踐,
聚焦取向心理治療; p>
中法精神分析連續培訓:從佛洛德到拉康; p>
EFT情緒聚焦取向治療。 p>
< img data-src="http://www.sohu.com/a/69sN8Ip3srJQEvztaqmSmcmJ5ULT+qz1crB9Zo+mUNNjfrL3AROo53sqjZpmGRJgwxPCQLVeCwhmZbPiHQF6lSOiM6775hFIjE5ZFZhHiyw="/>
翁淩爔
個人執業心理諮詢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心理學學士
持續接受督導及個人分析
跟隨張沛超博士修習心理治療及本土化理論與實踐,
同時修習聚焦、正念
< strong>小組時間:
4月11日至7月11日,每週日上午9點
集光計畫Echo-lighting
小組費用:
4440元/人/12次。 共18學時
小組簡介:
小班制,本次共4組招募,每組6人,每週1次,每次90分鐘,共12次。 p>
1、由2比特組員組成搭檔,一比特扮演來訪者,一比特扮演諮詢師,進行3分鐘個案類比演練,互換角色一次,由帶領者對演練內容中"承析啟"三法的使用進行分析與教學。 p>
2、練習用於協助諮詢工作,减少諮詢師職業耗竭的"三掃"。 p>
3、熟悉在"易心八法"之8個"身法",重點訓練身法2與身法
4、在演練過程中對張沛超綜合動力經驗療法(IDET)中8個模型進行瞭解,重點是ABCRS模型與6C模型。 p>
< strong>近期課程(點擊可查看詳情)
< strong>九州心理2022年度課程表
【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專案招生簡章(常年招生)
【社會工作師】人社部、民政部雙認證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少兒心理發展諮詢指導師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婚姻家庭諮詢指導師培訓
【家庭教育指導師·智慧父母培養計畫】
張沛超精神分析本土化與綜合連續培訓(4.8-10 杭州)
張海音客體關係精神分析連續培訓(4.15-17貴州)
郭海峰五日止語靜修營長沙站(4.29-5.4)
以性為議題自我探索體驗工作坊(5.1-3)
張沛超家庭深度動力工作坊杭州站(5.2-4)
陳燦銳榮格曼陀羅繪畫療法連續培訓(5.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