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的關係更親密,願意與你分享“唾液”!
admin
2022-04-16 21:53:58
0

原標題:我和你的關係更親密,願意與你分享"唾液"! <!---->

作者|抓海星的水母

可以給我吃一口嗎?

可以分一塊餅乾給我嗎?

可以把這個玩具給我玩一會兒嗎?

在人類社會中,我們會對家人、愛人、朋友等形成不同强度的依戀關係,對彼此有著不同的義務,並且會在這些"親密關係"中做出不同的相互回應。 例如我們會更願意與愛人、家庭成員交換食物,親吻,或進行一些特殊的分享唾液的行為,而對於普通朋友則更少做出分享唾液的行為。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年幼的兒童甚至嬰兒對人際關係的互動模式已經十分敏感。

那小朋友們他們能不能正確推斷出兩個共亯唾液的人可能有著更深厚的關係呢?

研究者Thomas等人試圖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他們找來了115名5-7歲的小朋友,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小朋友都會在電腦上閱讀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可能正在吃某個食物或玩某個玩具

這時來了兩個人,他們會分別做出自我介紹:一個是主人公的家人(姐姐妹妹、爸爸媽媽等),另一個是他的朋友。 兩個人都想要吃主人公的食物、或者想玩他的玩具

隨後便詢問小朋友:"你覺得故事中的主人公會把食物\玩具向誰分享?",要求小朋友在家人或朋友中二選一。

在故事中小朋友需要對必須進行唾液分享的食物、可以分開的食物、不能分開的玩具和可以分開的玩具,這四種不同的情况下的分享行為進行選擇。

四種不同東西的分享

★結果表明:相比於其他三種物體,小朋友在對必須進行唾液分享的食物的選擇時,更願意選擇分享給主人公的家人!

也就是說,小朋友認為唾液交換的行為更應該出現在更為親密的關係中(例如家庭關係)。

★這樣看來,即使是小朋友,也能清楚知道人們不會隨便和關係不密切的人進行唾液交換(一起吃飯)呢!

詳細結果圖

"

心理學部各實驗室、課題組運營有一批不同方向的優質心理學科普公眾號,在大學堂後臺自定義選單點擊"分類精選"-"友情公號"可以查看。 今後的每個週六,大學堂都會轉載其中一篇與大家分享,祝大家晚安。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嬰幼兒心理"(微訊號:kidslab)。 嬰幼兒心理由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嬰幼兒心理實驗室創辦,該實驗室主要從事學前兒童認知發展方面的研究。 歡迎大家關注嬰幼兒心理微信公眾號。

參考文獻:

[1] Thomas,Woo,B.,Nettle,D.,Spelke,E.,&; Saxe,R.(2022). Early concepts of intimacy: Young humans use saliva sharing to infer close relationships. Science(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375(6578),311–315.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h1054

作者|抓海星的水母

圖片| www.freepik. com; 原文獻

來源|嬰幼兒心理

美編|木舟

(本文由京師心理大學堂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系嬰幼兒心理後臺,征得作者同意後方可轉載)

< strong> 點擊以下關鍵字查看更多內容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誇誇群|熬夜|手機| AA制|杠精|學婊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欲擒故縱| NTR | 男子漢|擇偶|分手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心理繪畫|心理人| MBTI | 心理諮詢

家暴| 出櫃| 吵架| 童年| 生育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同志|抑鬱症|性教育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