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的治療方案
< span>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是一種個體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起因於經歷或目睹一個或多個創傷性事件,如生理虐待、性侵、攻擊性事件、重大意外事故、軍事鬥爭或目睹暴力死亡等。 PTSD可能出現創傷再體驗(反復闖入意識或夢境中)、警覺性增高以及回避、麻木等症狀,是應激相關障礙中臨床症狀嚴重、預後不良、可能存在腦損害的一類應激障礙。 span>對於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治療,目前有兩種方案:
< strong>認知加工療法(CPT)
< strong>延長暴露治療(PE)
當然EMDR眼動脫敏療法也是一個有實證的PTSD治療方案,但是實證較少,特別是"眼動"的部分已經被研究證明,並沒有實際作用,也沒有理論根據[1]。 span>
研究表明[2],不論是PE還是CPT,都顯著地减少了PTSD的症狀嚴重程度。 PE在反應機率、治療完成後不再滿足診斷標準、實現康復緩解方面比CPT更有優勢; 而CPT在完成治療堅持性、複雜性創傷後應激障礙(C-PTSD)治療等方面更有優勢。 CPT和PE具有相似的治療效果,我們還沒有數據證明兩種治療管道誰更具優勢。 但無論CPT還是PE,都是相當安全的。 span>
聚焦於認知加工療法(CPT),是一種結構性非常强的干預方法,它以認知行為療法為基礎,有著扎實的實證數據支持,是美國心理學會(APA)推薦的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治療方案。 span>
< strong>1
< strong>會談評估與資訊收集
如果治療師對新來訪者進行CPT治療,建議首先對來訪者進行1-3次會談評估和資訊收集(取決於會談的長度和使用的評估方法)。 span>
會談評估的重點是確定來訪者有什麼優勢、可能存在的應對困難,以及來訪者的創傷史; 挑選出一個首要創傷事件來評估PTSD,根據標準化的評估措施判斷來訪者是否真的患有PTSD; 以及來訪者是否有共病(特別是那些可能會使治療複雜化或干擾治療的症狀)。 一旦確定來訪者患有PTSD並準備開始治療,治療師就可以在下一節治療時開始CPT治療。 span>
< strong>2
< strong>準備開展CPT治療
如果治療師準備開始對已建立關係的來訪者進行CPT治療,可以向來訪者提供資訊,說明CPT對經歷各種類型創傷事件的來訪者的有效性,解釋CPT與其他類型的治療在治療結構和治療外的工作目標方面有何不同,表明自己的受訓經歷及治療經驗,指出鑒於來訪者現時的症狀,這種治療非常有幫助。 總之,治療師要確保來訪者意識到並適應治療變化,而新的治療管道也有可能使來訪者進一步從PTSD中恢復過來。 span>
CPT治療開始後,治療師要努力與新的治療過程保持一致。 PTSD的回避症狀會不斷地促使來訪者想要恢復不針對創傷的治療,所以在整個治療的初始階段,要重視向來訪者說明和提醒進行CPT治療。 span>
< strong>3
< span>實施CPT治療
在準備工作完成後,治療師可以具體實施CPT治療。 p>
再次,對首要創傷事件進行加工,介紹"挑戰信念工作表"、"問題思維方式工作表",處理安全主題和介紹信任主題,處理尊重主題和介紹親密感主題等等。 p>
最後,進行治療後輔導。 回顧治療的過程和來訪者的進展,探討來訪者對未來的目標,對預後輔導進行說明,並討論終止治療。 p>
文章作者:許夢然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
[1] PTSD創傷性應激障礙如何進行有效的自我調節? p>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第一期認知加工療法(CPT)工作坊初階班
< span>為促進認知加工療法(CPT)在中國的研究與應用,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聯合CPT的創始人之一、加拿大安大略省瑞爾森大學教授Candice Monson; 加拿大安大略省麥克馬斯特大學精神病學與行為神經科學系助理教授Philippe Shnaider; CPT治療手册中文翻譯者許夢然博士,首次開展認知加工療法(CPT)工作坊(初階班),是國內首次推出、頗具意義的研修課程。 span>
< span>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工、校友、學生優惠價:1600元/人
【招生簡章】2022年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第一期認知加工療法(CPT)工作坊初階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