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改變很難,其實是自己覺得難,只有自己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太懶了。 我們聽了很多的課,覺得一下子自己的認知提升上去了,就覺得自己好厲害了。 殊不知,晚上睡了一覺,起來後,瞬間就忘記了。 p>
當忘記後,自己還是按照原有的思維在生活,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瓶頸,還會給自己找各種藉口和理由。 這樣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就這樣一直迴圈下去。< strong>最後發現還是原來的那個自己,一點改變都沒有。 strong>
真正的改變是悄然無息的,是默默改變的。 一般大張旗鼓的改變,就是雷聲大雨點小。 只有自己真的想清楚為什麼要去改變,才能够真正地改變自己。 p>
一本書大家都覺得好,但是自己沒有去看過,就跟風評論說很好。 真的好嗎? 未必見得。 唯有自己真實看過,吸收後,才可以做出精准的評估。 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p>
所以真正的改變是什麼?< strong>自己去把書籍看了看,看過和沒有看過就是區別。 所以說一個人的改變來自於哪裡? 來自於自己的初心,來自於自己的本分,來自於對事物的真正理解。 沒有理解就是囫圇吞棗。 p>
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很喜歡去抄別人的工作,但是後來發現,抄別人工作是對的,一旦在考試中出錯題,就不會了。 為什麼不會? 就是自己沒有真正去理解,所以就不會了。 p>
所以說真正的會是這道題在平時的工作中,自己想出來的,自己把整個考點和知識點都弄透了,那一刻這道題目才是真正的會。 p>
一個思維的改變,就會引發我們整個結果的改變。 地上太髒了,自己可以掃,也可以不掃。 但是自己主動去掃了,那就是機會,那就是容易被別人看見,於是就會發現:自己無緣無故被機遇青睞。 strong>為什麼會青睞自己? 就是因為自己去打掃了,別人沒有去打掃。 p>
我們不需要明天一定要大改變,那樣會適得其反。 只需要改變百分之一就好。 比如平時都是8點起床的,明天開始7點就起床了; 比如平時都沒有運動過,明天開始跑步1公里; 比如平時不給父母打電話,接下來每週都要給父母打個電話。 p>
正因為這樣的百分之一的改變,自己的行為發生了改變,整個人的思維體系就發生了變化。< strong>一個人的智慧不是先天形成的,是需要後天不斷經歷、複盤、優化總結出來的
當我們的狀態非常好的時候,整個人就會顯得精氣神十足。 所有的福氣是需要積攢的,是需要積累的。 我們為什麼要對父母好? 對父母好是一種積德。< strong>我們在對家人好的過程中,可以讓自己產生一種價值,而且這種價值是一種感恩。 strong>
做出一點點改變,做出一點點好的改變,也許並不能够讓自己大富大貴,至少可以讓自己心靜如水,可以要求自己做一個好人。< strong>都說做一個好人挺難的,但正因為難,所以才值得去做,值得去堅持做。 strong>
畢竟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人世間的溫暖,一個善良的人,跟對方一接觸,就覺得人間值得。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