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白無故被鳥屎砸中,感覺全世界都在和我作對丨心理特權
admin
2022-07-07 17:56:11
0

原標題:平白無故被鳥屎砸中,感覺全世界都在和我作對丨心理特權

<!---->

作者|心是孤獨的獵手

設想一下,在鳥群紛飛的季節,當你和小夥伴們走在"天屎路"上的時候,浮現在腦海的不是"會有天使替我去愛你",而是"別有天屎替我來挨你"。

如果"幸運"眷顧,"天屎"真的降落在身上,你和你的小夥伴會有什麼反應?

是心理特權在作祟!

當"幸運"降臨時,有些人會將此看作偶然,一笑而過; 有些人卻會認為自己是受害者,並為此感到憤怒。 這背後,便是"心理特權"在作祟。

心理特權(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是一種個體認為自己值得、並且有權比他人獲得更多優待,有權收穫更多積極結果的信念[1-2]。 研究發現,擁有較高心理特權的人會認為自己應該得到好東西,在經歷、回憶或想像厄運降臨時會感到憤怒和被傷害[3]。

在生活中,你可能也曾遇到過心理特權水准高的人,他們或許是在辦事的時候強調自己有優先權,或許是無時無刻不在刻意地強調自己的"不平凡",就比如美劇《哥譚》裏的索菲亞總在強調自己是法爾科內家族的一員。

當面對心理特權高的人時,你可能會對他們的過度自戀行為和趾高氣昂的態度感到不滿。

但是,請稍等,他們可能會比你更容易感到不滿!

是偶然嗎? 不,我是受害者!

有研究表明,對於心理特權水准高的人來說,僅僅運氣不好就會讓他們覺得不公平,並引起他們"正義的憤怒"。 比如,只是在路上不小心被"天屎"寵倖了,在他們看來卻是整個宇宙聯合起來在與他們作對。

研究招募了大約200名參與者,讓他們回答了諸如"事情是否應該按照我期望的管道進行"等相關問題,以此量測他們的心理特權水准,並且讓他們報告了自己對運氣的期望程度,比如"我期望好運總是降臨在我身上"。

然後,所有參與者都被要求完成一項枯燥的任務——計算段落中的字母。 但研究人員告訴參與者的是:你被"隨機分配"來完成這項枯燥的任務,而不是另一項有趣的任務(評估漫畫), 並詢問了他們對於自己必須完成這項無聊的任務而不是給漫畫評分所感受到的憤怒水准不公平程度[3]。

正如預測的那樣,研究結果發現,心理特權高的人會期望更好的運氣。 僅僅因為在實驗中被"隨機分配"到了枯燥任務的一組,他們便會感到憤怒和被欺騙。

僅僅只是回憶"壞運氣"都讓人感到憤怒!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設計了第二項實驗,參與者被隨機分配(這次是真的!) 到A組:回憶遭受他人的不公平對待的經歷,或B組:回憶曾經因為"運氣不好"而憤怒的事情。

在實驗任務前,研究人員先量測了參與者的心理特權水准,並在回憶完成後,用標準化的量表量測了他們的情緒水准。

結果發現,A組的參與者在回憶不公平待遇後都感到了憤怒(例如,他們的工作沒有得到認可,因為別人的所作所為受到懲罰,遭受偏見等); 但是,在回憶因"壞運氣"而遭遇厄運的經歷之後(例如,事故、疾病、設備故障),心理特權更高的參與者更有可能感到憤怒[3]。

也就是說,與不公平待遇相比,僅僅回憶起因為"壞運氣"而遭遇厄運的情况下,心理特權水准與憤怒之間的關係更强

如果自己沒有被厄運影響呢?

在第三項實驗中,研究者試圖探究心理特權强烈的人是否也會因為他人的不幸而感到憤怒,或者,如假設的那樣,只有當他們個人遭受厄運時才會感到憤怒。

研究者讓100名參與者想像,自己或其他人由於天氣原因遭遇了航班延誤的情形,並量測他們的情緒水准。 結果發現,和預期相同,只有在參與者本人受到影響的情况下,心理特權水准才會與憤怒情緒相關; 當厄運發生在他人身上時,心理特權高的人並不比心理特權低的人更生氣。

心理特權的本質是過度的自我關注,心理特權水准較高的人會更樂觀積極,也更易表現出自信等心理狀態[1]。

但是,上述研究也告訴我們,擁有過高心理特權的人更容易感知到不公平[4],他們更容易對倒楣感到憤怒,就好像是上帝故意刁難他們一樣。

那些心理特權水准高的人,自戀水准也更高。 他們只想著"我應當得到優待、獲得特權",而不會考慮其他人的感受。 對於他們而言,僅僅想像自己遭遇"壞運氣"的情形,都可能會點燃他們的憤怒。

他們就像美劇《西部世界》裏的威廉,一直在尋找"maze",將搜尋"maze"作為自己存在的意義,混淆了西部世界和現實世界,一直在迷失自己。學堂君只想對這些"威廉"們說一句:你清醒一點!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索菲亞"或者"威廉"時,我們不必因為他們的憤怒而自責或難受,只需要記住:他們的憤怒並不一定意味著他們真的遭遇了不公平,而有可能只是他們"認為"自己遭遇了不公平。

投票

"

學堂君

豆瓣有個"今天見世面了"小組,組員們大多分享自己看到了怎樣厲害、幸運的人,有了怎樣獨特、炫酷的經歷。 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講述了自己如何去貧困地區支教的帖子,樓主說:"見世面不僅僅是向上看,也要向下看。"

學堂君覺得,心理特權就好像是一種只能仰頭的姿態。 也許當我們學會平視,或者向下看看,那種憤怒的不公平感就會减少很多。

參考文獻:

[1]廖曉豔,黃雅坤,譚建偉. (2022). 心理權利在同伴求職努力影響大學生求職努力中的作用探究. 中國大學生就業,(5),11-19.

[2]欒琨,胡波,吳輝. (2020). 心理權利對新時代大學生求職行為的影響研究. 黑龍江高教研究,38(4),112-117.

[3]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entitled-people-are-more-likely-to-be-angry-at-bad-luck/

[4]白寶玉,孫閏松,胡巧,張雁軍. (2017). 心理特權:概念、量測及相關研究. 心理科學進展,25(6),1025-1035.

作者|心是孤獨的獵手

編輯|阿某

美編| Zene

(本文由京師心理大學堂原創,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系後臺,征得作者同意後方可轉載)

< strong> 點擊以下關鍵字查看更多內容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誇誇群|熬夜|手機| AA制|杠精|學婊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欲擒故縱| NTR| 男子漢|擇偶|分手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心理繪畫|心理人| MBTI | 心理諮詢

家暴| 出櫃| 吵架| 童年| 生育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同志|抑鬱症|性教育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