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群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要守住自己的口。 因為禍從口出,或者有些話應該說,有些話不應該說,這些都是需要自己去權衡的。 p>
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就要守住自己的心。 因為一個人的時候,一般不怎麼說話,但是內心容易胡思亂想,容易想這想那,這時候對於自己來說,修煉自己的內心世界很重要。 p>
為什麼很多人人前一套,人後一套? 這背後的思維邏輯是什麼? 就是自己沒有守住心。 有些事情自己明明知道不能去做,但還是依然要冒險去做,就覺得沒有人會看到,沒有人會發現自己。 殊不知有一個詞語叫舉頭三尺有神明,有一個詞語叫東窗事發。 p>
我們能够做什麼,我們可以做什麼,這是需要自己的膽量,更是需要自己的智慧。 君子是慎獨的,越是獨處的時候,越是要小心翼翼,越是要戰戰兢兢,越是要提升自己的思維格局。 p>
有些人閉關修煉是真正的閉關修煉,每天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在哪個時間點去完成,都是有自己的安排,這就是自我管理。 而有些人沒有監督的時候,就會放任自流,就會完全按照自己的舒適度去做一些事情。 p>
人在進步和轉折的前期,是有痛苦的成分在裡面的。 就像一個人說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總覺得哪個好做就去做那個。 前期看起來是很好做,一旦往前推進的時候,就會發現:舉步維艱。 於是想要放弃,重新更選賽道。 殊不知,又是一個重複。 p>
為什麼有些人能够做成很多事情,這背後的思維邏輯是什麼? 就是他們很清楚,想要在一個領域做成一件事,必須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在裡面的。 而且每天都要進行日更前進。 p>
做一件事就是在打井。 10米不出水、20米不出水、30米不出水、49米不出水,這時候自己想要放弃嗎? 可以選擇放弃,但前面的努力基本上白費了。 其實再繼續深挖1米,到了50米深,就有水了。 這時候發現水量是源源不斷出來。 p>
如果想要出來更多的水,怎麼辦呢? 那就繼續深挖,挖到100米深的時候,那麼水就會更多了,可以讓更多的人喝到自己挖出的井水。 p>
以此類推,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也是如此。 我們自己是否在有人還是沒有人的情况下,自己依然還在挖自己的那口井? 如果是一直在挖,那就說明自己的耐力、意志力是堅定不移的。 只要方向是對的,必定會井中出水。 p>
當我們願意花時間去學習,花時間去研究,那麼很多事情就會開始變得更加明朗起來,很多問題也會開始變得簡單起來。 曾經的那些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p>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是非常考驗一個人的心智,在這一刻,自己的心智是怎麼樣的,一覽無餘。 想一想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在幹什麼呢? 內心是否會胡思亂想? 內心是否會猶豫不決? 內心是否會煩躁不安? 這些狀態的出現,背後肯定是有原因的。 p>
一個真正厲害的人,越是在獨處的時候,越是思考得更加有深度,從而讓自己不斷彎道超車,實現自己心中的藍圖。 一個人的成熟和堅定是需要平時的業力加持的,不會平白無故會出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