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無法完全根治的疾病,患了該病的人都知道,只有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的範圍內才可以使病情保持穩定,如果患者的血糖經常發生波動,長時間居高不下就有可能使人的眼、腦、神經、四肢、心臟、腎臟受到損害,當併發症出現了之後就會引起一系列的不適症狀,對生活、生命造成影響,甚至有可能失去性命。
囙此,有的糖尿病人在剛確診病情的時候,情緒比較低落,害怕自己會因為疾病早早的失去性命。
其實,糖尿病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恐怖,只要患者可以堅持做到以下5件事情,使血糖長時間保持在正常範圍內,身體所受到的慢性損害就會減輕,患者同樣有機會和正常人一樣長壽。
一、積極治療
在確診了糖尿病之後,患者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糖尿病的分期,如果是早早期的糖尿病,患者甚至不用藥物治療,只用調整飲食結構,就有機會使血糖恢復到正常值,如果能够使血糖值長時間保持在正常的範圍,還有可能逆轉糖尿病。
如果糖尿病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無法逆轉病情,患者通過飲食與調節以及加强運動,無法使血糖降下來,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降糖藥或者注射胰島素來調節血糖值,使血糖保持穩定。
二、合理飲食
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因為身體的胰島素出現了分泌或者利用缺陷,導致攝入的葡萄糖無法被利用和分解,大量的聚集在血液之中,使血糖值升高後損害人體的健康。
所以糖尿病患者應該嚴格的控糖,並且要少吃高鹽,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
平時最好是多吃五穀雜糧以及脂肪含量少的肉食、各類蔬菜含糖比較少的水果,要注意精細搭配,使身體的營養保持均衡,也經避免血糖值升高。
三、體育鍛煉
任何糖尿病患者都應該養成每天堅持運動的習慣,因為在運動的時候可以增强身體的新陳代謝以及血液迴圈功能,這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輔助降糖管道。在運動的時候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身體過度勞累,不要空腹運動或者飯後立即運動,以免對血糖造成影響。
四、規律作息時間
糖尿病患者要規律好自己的作息時間,平時工作的時候不能久坐不動,晚上要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要讓生物鐘保持穩定。
因為糖尿病本身屬於代謝异常引起的疾病,想要讓病情保持穩定,身體就要獲得充足的休息,不能過度勞損,以免影響代謝能力,使血糖經常波動。
五、定期監測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養成定期監測血糖的習慣,才能知道自己的病情是否保持穩定。
一旦發現血糖值超過了正常範圍就要及時調整飲食,多吃一些苦瓜、黃瓜、芹菜之類的食物、適量的新增運動量來幫助身體降低血糖,如果血糖仍然降不下來就要及時到醫院請醫生調整降糖藥或者胰島素的劑量進行治療。
提醒:糖尿病患者想要讓自己長壽,就要做到以上五個方面來幫助自己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除此之外,患者也要保持樂觀的心態,要知道糖尿病本身是一種不會致命的疾病,在它發生之後只要積極的控制好血糖,患者在帶病生存的情况下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只要沒有發生意外或者受到其他疾病的威脅,患者同樣有機會與正常人一樣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