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凉了,該貼秋膘的趕緊貼秋膘吧。貼秋膘自然是要吃肉,拋去營養不談,最好吃還得是猪肉,咱中國人也都喜歡吃猪肉,而最香的當屬來一碗紅燒肉了,上好的五花肉經過小火慢燉,便成就了最解饞的美味佳餚。
紅燒肉有著悠久的歷史,各代喜愛紅燒肉的名人很多,比如大文豪蘇軾,有一首著名的打油詩《猪肉頌》"黃州好猪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從做法上詳細來說明,讓大家一看恐怕都要流口水了。還有偉大的毛主席,也是非常愛吃紅燒肉的,對紅燒肉情有獨鍾,一生都離不開紅燒肉。
紅燒肉南北做法也不同,有的炒糖色,有的用紅麴粉上色,有的用高壓鍋來做,反正是各家都有各家的做法。我父親特愛吃紅燒肉,記得很小的時候,父親是很少下廚的,但是過年過節做這道硬菜"紅燒肉",那一定是要父親掌勺,用最簡單的調味料,卻能烹飪出一鍋香死人的紅燒肉,顏色紅亮誘人,肥肉部分不油膩,瘦肉不塞牙,來上一塊,味道香濃醇厚,總是吃不够。
到了後來自己結婚學會做飯,第一道嘗試的硬菜就是最喜歡吃的紅燒肉,小時候也沒有注意父親是怎樣具體做法,以至於自己做的時候瘦肉發硬發柴還不香,和父親請教以後終於可以做出道地的紅好肉了,現在我也常做給家人吃。實際上紅燒肉要想顏色好看,軟糯不膩,有3點非常重要,來看看具體做法。
【家常紅燒肉】
原材料:五花肉800克
調料:鹽,植物油,白糖,葱薑蒜,生抽,醬油,料酒,花椒粒
製作過程:
1、做紅燒肉要選肥瘦相間五花三層的上好五花肉,清洗乾淨後,切成麻將大小的方塊狀,太小了吃著不過癮,太大了則不好入口。
2、煮鍋加入冷水,加薑片和料酒,放入五花肉焯水,燒開後煮1分鐘控水撈出。
記住焯水要冷水直接下鍋,不要像焯青菜一樣水開再入鍋。
3、炒鍋燒熱加入一點植物油,加3湯匙白糖,小火熬煮一會,並用筷子不停攪拌,看見顏色變紅並起小泡泡。
4、這時候倒入焯過水的五花肉煸炒上色,
這一步要多煸炒一會,將裡面油脂煸炒出來一些,這樣就沒有那麼油膩。
5、加一些生抽、醬油再次煸炒均勻上色,加葱薑蒜、花椒粒煸炒幾下。
6、然後加入足够的開水,2湯匙料酒大火燒開,轉小火煮1個半小時。
一定要加開水,煮的時間要够長,至少要1個小時,不然會膩,瘦肉還柴。
蘇軾的詩不是說"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小火慢燉很重要。
7、時間夠了加適量鹽攪拌均勻,開大火將湯汁收至濃稠,這時候紅亮的顏色就出來了,味道也更濃鬱香醇。
小貼士:
1、紅燒肉炒糖色一般用冰糖和白糖都是可以的,但是炒的時候千萬不要炒過,會發苦的。
2、一般肉類焯水的時候,要冷水下鍋,如果熱水下鍋,肉會因為受熱迅速蛋白質凝固,不利於裡面的血污排除。
3、五花肉煸炒上色的時候,一定要多煸炒一會,將肥肉的油脂煸炒出來一些,可以撇除留著炒菜用,這樣再煮出來的紅燒肉就沒那麼油膩了。
4、燉煮的時候要加入開水,因炒過的肉是熱的,加開水是為了避免讓猪肉忽然遇冷而收縮,導致肉質變硬變柴。
5、燉煮的時間一定要够長,才能將肉塊軟化而不膩,最少也要1個小時,我一般會燉上一個半小時,最後再大火收至湯汁濃稠。
再次強調最重要的3點,一是焯水用冷水,二是炒糖色別炒過,肉放入後煸炒時間要長一點,三是加開水小火慢燉,
這樣做出來的紅燒肉顏色就紅亮誘人,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夾上一塊送入口中,唇齒留香,吃上一次再也忘不掉。
圖文均為眉兒美食原創,嚴禁不良自媒體盜用,盜用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