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瞬間丨大慶至秦皇島輸油管道建成並成功輸油
admin
2021-12-28 20:32:03
0

原標題:百年瞬間丨大慶至秦皇島輸油管道建成並成功輸油

<!---->

< span>《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

1974年12月27日,我國第一條"地下大動脈"——大慶至秦皇島輸油管道建成並成功輸油。

"八三"筦道建設期間,牛車運管的場景。

上世紀60年代,大慶油田產量大幅增長,但鐵路運輸早已不能滿足大量原油外運的任務。 為解决這一衝突,1970年8月3日,周恩來總理主持會議,决定修建一條大慶至秦皇島的地下輸油管道,這就是著名的"八三工程"。 原管道局局長、時任"八三"會戰指揮部副總指揮張福錄說,"八三工程"的修建困難重重,筦道每向前推進一米都异常艱難。

張福錄:困難挺多,第一就是沒有經驗,在此之前沒有先例; 第二就是缺乏資料設備,比如我們要建筦道,連管子都沒有,還要建制管機廠,才能建筦道; 第三沒有專業隊伍。 當時就提出來,要闖出一條鋪設石油管道的路子,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中央調集了革命军舟橋部隊、工程兵、工人、民兵等幾十萬人,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大軍闊別家鄉,彙聚在松遼平原,開始了對江河、山林、蘆葦蕩等地區的地下大穿越。

張福錄:三個省動員了民兵,當時的軍隊的話動員了三個工兵團、兩個舟橋營,還有汽車連,三個省的倉庫都打開,借、貸、墊,籌備了好多資料。 當時的職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基本上吃高粱米、大白菜幫子。

"不見石油流,誓死不回頭"。 開工13個月後,1971年11月7日,大慶的原油通過筦道在近600公里外的撫順噴薄而出,我國第一條大口徑長距離輸油管道建成通油。 歷時三年,大慶至秦皇島輸油管道建成並成功輸油。 它的順利投產,既確保了大慶油田原油的外輸,也令管道運輸成為我國繼鐵路、公路、航運、水運之後的第五大新興運輸行業。

張福錄:周總理聽了以後,非常高興,他說,你們這麼短的時間解决了運油的大問題,現在油可以通過筦道來輸(送)了,而且鍛煉了一支隊伍,你們為石油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八三"管道工程,開啟中國長距離、大口徑油氣筦道建設的大幕,掀起我國第一次筦道建設高潮。 1970年8月至1975年9月間,東北地區先後鋪設8條輸油管道,長達2471公里,累計輸油量超過20億噸,相當於4000多萬個火車皮的運力,從根本上扭轉了我國油田"以運定產"的生產被動局面,為我國的工業生產及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來源:央視新聞、共產黨員網

執行編輯:宋夢西

稽核校對:莊映格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