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指由於糞便在腸內停留過久,以致使大便次數减少、大便幹結、排出困難或不盡。 一般兩天以上無排便,可定義為便秘存在。 p>
「便秘」是一種很常見的消化系統症狀,據統計,其發病率為2%~28%。 隨年齡增長,便秘患病率明顯增加,老年人群約1/3有便秘症狀。 strong>
便秘雖然算不上什麼大病,但長期便秘,卻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p>
老年人發生便秘,過分用力排便時,可導致腦血流量供應不足引起昏厥:還可導致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者引發心絞痛、心肌梗死; 而高血壓患者便秘,排便用力還可引起腦血管意外,甚至發生猝死。 p>
怎麼才算「便秘」? strong>
現時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推薦使用的羅馬Ⅲ功能性便秘診斷標準:
症狀必須包括以下≥2項:
當然,每個人的排便規律是不盡相同的。 有些人可能是4~5天才排便一次,但是沒有糞便幹結、排出不暢等不適症狀,則不屬於便秘範疇。 p>
為何會「便秘」呢? strong>
女性的骨盆寬大,肛門前方支撐組織少,直腸陰道隔薄弱; 女性肛管較短,排便時直腸鬆弛,直腸壁處於升高的腹內壓與收縮的盆底之間而受擠壓。 p>
另外,女性生理週期時孕激素的分泌可抑制腸蠕動,會降低腸刺激感受性導致便秘; 孕期腹內壓新增,盆腔靜脈淤血使腸蠕動受抑制而引發便秘; 而順產,也有可能導致便秘,用力生產過程中,結腸和肛門之間的神經連接有可能受到傷害,但這種傷害是可逆的,神經可以自行修復,但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p>
飲水不足,含膳食纖維素的食物攝取不足,會導致直腸黏膜受到糞便充盈擴張的機械刺激减少,大腦皮層也因為沒有足够的衝動,而不產生排便反射,造成便秘。 此外,油脂攝入過少,也會導致排便困難。 strong>
排便需要訊號刺激,注意力分散,排便訊號接收不到位,因運動不足肌肉也"不線上",不僅容易導致便秘,肛門周圍如果長時間受到壓迫還有可能形成痔瘡。 strong>
偶爾因為環境條件不允許而憋著,並不會導致便秘,但經常如此,便秘必定纏上你。 當你感覺有便意的時候,腸神經會和肌肉合作把大便"清理"出去,如果總被你拒絕,大便在腸道內等待時間太長,其中的水分消失殆盡,大便越來越硬,容易造成便秘。 strong>
比如某些維他命缺乏,以及甲狀腺機能减退等情况下,食物通過整個胃腸道的時間延長,也可形成便秘。 p>
排便的一系列動作是通過神經反射來完成的,所以各種精神神經因素也可以造成便秘。 span>
此外,如果你長期節食,會導致皮質醇等情緒激素分泌异常,產生的後果包括失眠、入睡困難、便秘等。 腸道菌群失調:游離糖吃太多了、膳食纖維吃太少了、長時間服用抗生素等,會造成腸道內正常菌群失調,也會引起便秘。 p>
「便秘」有啥危害呢? strong>
如果每天均排大便,但排便困難且排便後仍有殘便感,或伴有腹脹,也應納入便秘的範圍。 p>
據瞭解,長期便秘會有諸多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p>
便秘患者由糞塊長時間滯留腸道,异常發酵、腐敗後產生了大量有害的毒素,導致痤瘡出現、面部色素沉著、皮疹等,影響整體的面部美容效果。 p>
腸道毒素還導致人腸水腫,使下半身血液迴圈减慢,形成梨形身材及胖肚子。 p>
腸道有毒素,可引起口臭和體臭。 尤其當毒素聚集的時候,口臭和體臭更加嚴重。 便秘還能使腹部脹滿,產生噁心、厭食、食而無味的感覺,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 p>
便秘的病人通常會有煩燥不安、心神不安、失眠等症狀,長期的失眠將使患者的體質和抵抗力迅速下降。 從而出現神經衰弱的現象。 慢性便秘病人由於長期盆腔肌肉刺激,經常會引發痛經。 p>
長期便秘的病人可出現併發肛腸病,如痔瘡、肛裂、直腸脫垂和結腸憩室。 此外還易患蕁麻疹、哮喘等過敏性疾病及膽結石症、頭痛以及肩凝症等病症。 strong>
長期便秘,會使有害毒素持續刺激腸黏膜,易導致大腸癌。< strong>嚴重便秘的肛門怒掙可使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壓急劇上升,造成中風甚至猝死。 strong>
經常便秘的女性由於糞便在腸道中保留時間較長,糞便的某些物質在大腸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出一種化合物,導致人體卵巢雌激素和雄激素分泌失調,血中雌激素含量增高,刺激乳腺組織,導致乳腺增生。 p>
此外,在大腸糞便中棲息著100多種細菌,長期便秘容易形成致癌物質,而且會導致一種叫威爾斯菌的"壞細菌"大量繁殖,從而引起大腸癌或者乳腺癌,長期便秘還會導致女性皮膚粗糙,色斑形成。 p>
4招有效預防「便秘」
1. 堅持日常鍛煉
經調查分析顯示,對於60歲以上且行走不便的年老者,發生便秘幾率可達15.4%,但對於每日堅持鍛煉者而言,其便秘發生率僅為0.21%。 span>
所以,為减少便秘情况發生,建議年老者應適當運動,如走路和散步等,或者每日用雙手對腹部進行按摩,這樣有助於胃腸蠕動。 針對長時間臥床患者,建議家屬對其勤翻身,並對腹部予以環形按摩或熱敷。 p>
2.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引導患者每日清晨進行排便,即使無便意,也可稍微等幾分鐘,產生條件反射。 另外,還應保證排便環境安靜,對坐式便器合理選擇。 p>
3. 合理飲食
建議便秘患者多食用豆類、蔬菜、糧食和瓜果等食物,適當新增水分攝入,每日飲水量應≥1500毫升,特別是於飯前或晨起時飲用一杯溫水,能對便秘的發生起到預防作用。 另外,建議患者新增對潤腸通便食物的攝入,如香蕉、蜂蜜和黑芝麻等。 p>
4. 精神心理治療
合理的心理指導和認知治療可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態和睡眠,從而改善便秘; 可根據患者情况給予抗抑鬱焦慮藥物治療,必要時轉診至精神心理專科處置
參考資料
[1]經緯. 長期便秘易猝死[J]. 中華養生保健,2014(12):14. p>
[2]岑湘梅. 便秘的危害[J]. 金秋,2017,(16):56. p>
[3]劉東. 便秘用藥講究多[J]. 家庭醫藥:快樂養生,2020(3):38-38. p>
[4]李娜. 便秘"對戰"全攻略[J]. 健康博覽,2021,(7):34-35. p>
[5]王武中. 對抗便秘[J]. 中國生殖健康,2019,(4):26-27. p>
圖:稿定素材